薩赫勒地區特大旱災

    薩赫勒,在阿拉伯語中是“邊緣”的意思。地理上泛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包括馬裏、塞內加爾、乍得以及埃塞俄比亞、蘇丹、索馬裏等國家和地區的熱帶草原地區。有近24億人口,常年遭受撒哈拉沙漠幹熱風的侵襲,薩赫勒熱帶草原曰漸沙化,成為世界上幹旱的高發地區。20世紀70年代初,薩赫勒地區曾發生過連續五年的大旱,期間有的年份幾乎滴雨未下。1982年非洲再次陷入幹旱,在這場災難中,首當其衝的又是薩赫勒地區的國家。

    位於馬裏境內的尼曰爾河套地區是當地重要的糧食產區,每年這裏沉積了尼日爾河大量肥沃的淤泥。但在1982年這一年,人們望眼欲穿,終未能看到日夜期盼的大雨。往年特南古地區稻米的播種麵積往往在4600公頃以上,而次年這一著名的稻米產區隻播種了90公頃。馬裏的其他地區,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降雨量都比正常年份要少一半。

    塞內加爾地區也難免遭受幹旱的襲擊,高梁和粟的產量比往年整整少了一半。花生是北部和中部的主要農作物,幾乎全部枯萎;普經占全國花生產量70%的辛—薩盧娟地區,花生也減產近一半。

    在旱災剛開始的1982年,乍得就缺糧20萬噸——對於這個幹旱與戰亂並起的苦難國度無異於雪上加霜。翌年,隨著旱災日趨嚴重,乍得缺糧已近30萬噸,數以萬計的居民在饑餓的深淵中苦苦掙紮。

    埃塞俄比亞,位於非洲東部,是20世紀80年代非洲薩赫勒地區旱災的重災國。埃塞俄比亞是一個中部隆起、邊緣低陷的高原國家,全國有三分之二的國土為高原,平均海拔為2500—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著名的東非大裂穀從東北到西南縱貫全境,把高原劈成兩半;北部、東北部和南部為沙漠和半沙漠地區。境內絕大部分的河流、湖泊發源於高原,穿行於懸崖峽首之間,形成許多急流瀑布流入鄰國,因而又有“東北非水塔”之稱。

    然而,正是這個素有“非洲屋脊”和“東北非水塔”之稱的埃塞俄比亞,在80年代非洲薩赫勒旱災中,卻是受災最嚴重的國家。其受害範圍之廣、影響之大,前所未有。

    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區通常年均降水量為1000— 1500毫米,低地和穀地地區為 250—500毫米,而1984年埃塞俄比亞的降雨比正常年份減少60%,有的地方甚至銳減100%。全國102個縣中,除7個縣未受災外,其他地區都遭到了旱災的襲擊。全國14個省中,有一半省份被列為重災區。田地幹裂、禾苗枯萎,糧食生產受到嚴重影響。1984年,埃塞俄比亞糧食減產30%,有300萬人淪為災民。因持續幹旱所造成的饑荒和疾病在短短9個月中,奪走了30萬人的生命。

    不幸的是,旱災在三年之後再次光臨了處於饑荒中的埃塞俄比亞。北部災情最為慘烈,幹涸的湖泊,斷水的河流,幹裂的田地,枯黃的草木,倒斃的牲畜,悲慘情景隨處可見。起初這個地區就河網稀疏,連年缺雨,旱情不斷,而且多年來水土流失嚴重,生態平衡遭到近於毀滅性的破壞。據統計,1987—1988年埃塞俄比亞最北部的提洛雷和沃洛等省,連續兩年降雨量減少了四分之三,造成糧食收成減少了80%,居住在北部各省的400萬人生活受到饑餓的嚴重威脅。除糧荒以外,北部各省還麵臨著另一個嚴重問題——水資源短缺。許多地區隻能定量供水,缺少飲用水使得通過汙染水質傳播的傳染病蔓延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