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第一個有詳細記載的8級地震

    山西省汾河流域是一個多地震的區域,是華北地震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汾河流域在曆史上是一個文化經濟發達地區,一些重大的地震當地各城鄉都有詳略不一的文字記錄。1303年9月17日北京時間傍晚8點左右(元朝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時),晉南廣大城鄉忽然大風驟起,聲如巨雷,山搖地動,山崩滑坡,地裂渠陷,村堡移徙,城陷屋記,這就是曆史上記載較為詳細的洪洞趙城附近的8級大地震。破壞區北到太原、忻定,南達運城及河南、陝西等省的部分地區。山西、陝西、河南三省有51個府州縣的誌書記載了這次地震的破壞情況。破壞麵積沿汾河流域分布,南北長500公裏,東西寬250公裏,極震區烈度達11度。

    這次地震的破壞和傷亡極為慘重。霍縣、趙城、洪洞一帶南北長44公裏、東西寬18公裏的範圍房屋幾乎全部倒塌,官署民舍、廟宇塔樓無一幸免者。趙城縣郇堡發生大規模地滑,地滑範圍從東北的郇堡橋、韓家莊至西南的營田、北郇堡一線,地滑體長約1600米,寬1400米,滑體上的村落隨滑體遷徙好幾公裏,滑動體並摧毀許多村堡、水渠、道路。地滑體附近及其以南的馬頭村一帶還同時發生泥石流和河岸坍陷。災難席卷趙城以北的霍縣、靈石、介休、孝義、平遙、汾陽、祁縣、徐溝和南部的臨汾、浮山、襄汾、曲沃等地,官民房舍均蕩然無存,地裂城陷到處可見。在其外圍,北至忻縣、定襄,南到河南沁陽,東至長治、左權,西到大寧、陝西朝邑,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整個震區幾無完屋,既便是牆厚地基好、柱粗梁多、抗震性能好的寺觀、廟宇、官署、儒學等大型古建築亦被毀1400多座。但位於臨汾盆地與運城盆地之間峨眉台地上的萬榮、稷山、臨猗三縣卻遭破壞輕微,特別是建築在峨眉台地頂端的"風伯雨師廟"完好無損,除建築本身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外,還與台地的地基性質良好密不可分。該台地構造不太發育,其上覆蓋著幾十米至百米以上的第四係黃土,潛水麵深達百米以下,地震時不出現砂土液化、地基失效等現象,使建築物免遭震動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災情相對輕微。

    關於這次地震的死亡人數,吉縣《大帝廟碑》所記"河東地震,壓傷者二十餘萬人,屋之存者什之三、四"。萬曆《臨汾縣誌》記"於時死者二十餘萬人,禍甚慘毒"。《元史?地理誌》記載,當時太原路轄二十餘府州縣,包括今太原市、晉中、忻州和呂梁地區的大部,人口為155321人,平陽路轄五十餘府州縣,包括今臨汾、運城、晉東南地區的大部和晉中地區部分,人口為270121人。兩路合計共有人口 425441 人,這次地震的死亡人數約占人口總數的50%, 極震區各縣高達70%。孝義縣賈家莊元墓磚壁上的題記稱"倒盡房屋,土平,人民均死無人埋葬"。由於災情慘重,元成宗鐵穆耳發鈔九萬六千五百錠,遣使賑濟,伊免差稅,開放山場河泊,聽民采捕,以渡災年。大震後餘震數年不止,加之連續三年天旱無收,人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這次地震災情如此嚴重,除因地震震級很大之外,地震發生在晚8時左右,人們多在室內,房屋倒塌必然形成巨 、臨汾兩個盆地內,地基失效加重了建築物的震害,該區域建築質量(特別是土牆房和士窯洞)很差,極不抗震,加上震前無有感地震,人們毫無警覺和提防,震後各家都失去自救能力,當時又無救災力量赴現場,遇難者難以得救,因而形成了奇異的災害。

    康熙十八年地震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在今北京平穀,河北三河一帶發生8級強烈地震,是該地區自有文字記載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給人們的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嚴重損害。震後清政府采取傳統救災模式,收到一定實效,促進災後社會經濟的恢複和發展,並給後世留下防災抗災的經驗與教訓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庚申巳時,從京城的東方的地下發出響聲,頃刻之間,隻見塵沙飛揚,黑霧彌漫,不見天日。而地麵上的人們也被震得東倒西歪,如同坐在船上一半,隨後,私下裏巨聲響起,地麵上的所有的東西都在震動,動物到處的亂竄,人們更是無頭腦的亂跑,但是已經邁不開步了,這場爆發力極強的地震給京師及周圍的州縣帶來深重劫難。薊州地區,根據史料記載“地內聲響如奔車,如急雷,天昏地暗,房屋倒塌無數,壓死人畜甚多,地裂深溝,縫湧黑水甚臭,日夜之間頻震,人不敢家居”。宛平縣城也沒有逃過此劫,“一響摧塌五城門,城中裂碎萬間屋。萬七千人屋下死,骨肉泥糊知是誰?……西門向北有劈麵酸風亂滾之黃沙,東門至南有撲鼻膻水泛濫之黑溝”。良鄉縣倒塌瓦房10餘間,土房40餘間;損傷土房、瓦房近百間;街道震裂,水湧高三四尺。二十九日、三十日複大震,良鄉、通縣等城俱陷,裂地成渠,黃黑水溢出,黑氣蔽天。作為震中之一的三河縣的慘狀更是無法描述,當時的縣令對此作了詳細的記錄,“四遠有聲,儼如數十萬軍馬颯遝而至”,“有騎驢道中者,隨裂而墮,了無形影”,“扶傷出撫循,茫然不得街巷故道,但見土礫成丘, 屍骸枕籍,……號哭呻吟,耳不忍聞,目不忍睹。” 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使得北京地區頓時陷入生存危機的嚴 重深淵。地震強烈的破壞力使地表建築遭到極大損毀,“城垣坍毀無數,自宮殿以及官廨、民居,十倒七八”。據統計,僅僅京城即倒房一萬二千七百九十二間,壞房一萬八千二十二間,死人民四百八十五名。

    京城也是震中之一,很多的建築物遭到了嚴重的損壞,京城的各宮殿、城 樓、寺院、廟宇、會館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宮殿類如養 心殿、永壽宮、乾清宮、慈寧宮、武英殿、保和殿等;寺院、廟宇、塔閣類如長椿寺、文昌閣、善果廟、廣濟寺、白塔等;會館類如京師蕪湖會館、都門南陵會館、都門雲龍會館、襄 陵會館、中州會館、華州會館等。除了為數眾多的老百姓在這次地震中死去外,還有很多的官員也死在了這次地震中,包括內閣學士王敷政、大學士勒得宏、掌春坊右庶子翰林侍讀莊炯生、原任總理河道工部尚書王光裕。

    麵對著如此嚴重的災情,當時的統治者采取了正確的救災措施,這顯示了康熙皇帝的英明之處。首先,他發了“罪己詔”,言道:“朕禦極以來,孜孜以求,期於上合天心,下安黎庶……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協,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職業,以致陰陽不和,災異示儆。” 他還遣官告祭天壇,並數次率諸王、 文武官員詣天壇親行祈禱。這些形式在客觀上也促使了整個統治階級關心民情。接著,康熙又令戶部和工部撥款震災,由於 地震房屋傾倒而無力修葺者,旗人每間給銀四兩,民間房屋則每間給銀二兩。地震中有死亡人口的家庭,不能棺殮者,每人給銀二兩。還有,對於受災地區的百姓,減免賦稅,以利賑災,並且發放糧食,解決災後饑荒問題。除了官方的賑災之外,主要依靠民間互助自救了。

    此次發生在京城地區的大地震,震級高,烈度大,且餘震不斷,破壞性強。這場災難對於內亂還未完全平定的清王朝來說,無疑是一次嚴峻考驗,如果處理不及時,或者處理不當,都將帶來嚴重後果,應急決策成為這場抗震救災過程至關重要的一環。震後4小時之內,康熙已經召集內閣、九卿、詹事、科、道滿漢各官並召大學士明珠、李霨,尚書宋德宜,左都禦史魏象樞等入幹清宮,商討地震發生的原因和應對措施,要求大小官吏痛改前非,存心愛民為國﹔震後第三天,康熙派人前往周邊地區查看災情並上報朝廷﹔震後第六天,奉旨散賑的官員已經將賑濟銀兩直接發放到受災最嚴重的三河、通州等地災民手中。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康熙帝的這些應急舉措反映之快實在不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