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

    地震可由地震儀所測量,地震的震級是用作表示由震源釋放出來的能量,通常以“裏氏地震規模”來表示;烈度則透過“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來表示,某地點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致該地點地殼運動的猛烈程度,是由震動對個人、家具、房屋、地質結構等所產生的影響來斷定。

    在地球的表麵,地震會使地麵發生震動,有時則會發生地麵移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一般而言,地震一詞可指自然現象或人為破壞所造成的地震波。人為自然地形的破壞、大量氣體(尤其是沼氣)遷移或提取、水庫蓄水、采礦、油井注水、地下核試等;自然的火山活動、大型山崩、地下空洞塌陷、大塊隕石墜落等均可引發地震。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千米)、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麵上的位置稱為震中。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沉沒的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又譯阿特蘭蒂斯,在帕拉圖的著作和希臘神話等出現的一個神秘地區,一個人類至今無法解答的迷。

    在梵蒂岡圖書館中迄今保存的另一批古代手稿中,對大洪水之前曾存在的人類文明也有所談及。現代科學發現,在大洪災之前,地球上或許真地存在過一片大陸,這片大陸上已有高度的文明,在一次全球性的災難中,這片大陸沉沒在大西洋中。而近一個世紀以來,考古學家在大西洋底找到的史前文明的遺跡,似乎在印證著這個假說。在民間的說法中,人們把這片陸地叫做“大西洲”,把孕育著史前文明的那個國度叫做“大西國”。其實,科學界早就給這片神秘消失的大陸命名了,那就是沿用了柏拉圖提出的名字:亞特蘭蒂斯。

    在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描述中亞特蘭蒂斯是一個美麗、技術先進的島嶼,其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70年。他在書中寫道:亞特蘭蒂斯不僅有華麗的宮殿和神廟,而且有祭祀用的巨大神壇。柏拉圖在描述中說,亞特蘭蒂斯人擁有的財富多得無法想象。亞特蘭蒂斯人最初誠實善良,具有超凡脫俗的智慧,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亞特蘭蒂斯人的野心開始膨脹,他們開始派出軍隊,征服周邊的國家。

    他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腐化,無休止的極盡奢華和道德淪喪,終於激怒了眾神,於是,海神波塞頓一夜之間將地震和洪水降臨在大西島上,亞特蘭蒂斯最終被大海吞沒,從此消失在深不可測的大海之中。 柏拉圖在他的著作《對話錄》中,記錄著由他的表弟柯裏西亞斯所敘述的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柯裏西亞斯是蘇格拉底的門生,他曾在對話中三次強調亞特蘭蒂斯的真實性。柯裏西亞斯說,故事是他的曾祖父從一位希臘詩人索倫(Solon約639-559BC)那兒聽到的。索倫是古希臘七聖人中最睿智的,索倫在一次埃及之旅時,從埃及老祭師處聽到亞特蘭蒂斯之說。對話錄中的記載大意如下:

    在地中海西方遙遠的大西洋上,有一個以文明自誇的巨大大陸。大陸上出產無數的黃金與白銀,所有宮殿都由黃金牆根及白銀牆壁的圍牆所圍繞。宮內牆壁也鑲滿黃金,金碧輝煌。在那裏,文明的發展程度令人難以想象。有設備完善的港埠及船隻,還有能夠載人飛翔的物體。它的勢力不隻局限於歐洲,還遠及非洲大陸。上麵這幅壁畫發現於阿克羅提裏城中。這座城在3500年前因聖多裏尼火山爆發而遭埋沒,於1967年自火山灰中挖掘出來,似乎描述的是正前往北非貿易的船隊。在一次大地震之後,使它沉落海底,它的文明隨之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