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的敘述與議論常常是相輔相成的,敘述因議論而升華,議論因記敘而堅實。如果把敘述比作土壤,那麽議論就是這片土壤上開放的鮮花。有了肥沃的土壤,才能開放出碩美的花朵。

    寫作導引

    品讀“月是故鄉明”一組散文,既讓我們感受到深沉、優美的故園情思,又讓我們體會到散文的魅力,散文的特點。散文主要的特點是:抒寫作者主觀情感與心靈;虛實結合,實指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客觀外物,虛指情感、性靈、心靈、精神、生命體驗;以小見大,一粒沙裏看世界,半瓣花中說人情;語言有情趣,富文采。在表達上,記敘、議論、抒情融為一體,常采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因此,寫散文,既要紮根記敘描寫土壤,又要開放議論抒情之花。

    散文中的記敘描寫,不同於記敘文中的記敘描寫,它不求完整而求有效,它是為議論抒情服務的,是議論抒情的基礎。它可以是生動形象地再現的生活片斷、特寫鏡頭、客觀場麵;也可以是引用的詩文語句、典故史實。要“敘”得好,“描寫”得好,首先要學會搜集和選用材料。這就要求同學們平時要關心和參與生活,善於發現和積累,尤其要抓住平凡而又令人深思的生活現象:(1)經常不變和偶爾有變的現象;(2)與眾不同和隨俗而變的現象;(3)意料之中與意料之外的現象。其次要通過閱讀積累,要仔細品味精彩的詩文片斷,背誦名詩名句。其三,敘述要清楚、明白;描寫要具體、形象,場麵描寫要寫出氣氛和感情。最後要記住,敘述描寫要真實:一是要把最動人的地方描述出來;二是要寫得集中,不要麵麵俱到;三是要寫得有條理。“求真”並不排除想像,而是要求想像合理,既有科學基礎,又有生活基礎,合乎生活情理,讓人信服。

    散文中的議論也不同於議論文中的議論,不是集中的大段的議論,而是散見於記敘描寫之中或之後。大體有如下幾種方式。一是在敘述描寫過程中,要言不煩,畫龍點睛,把所敘述描寫的事物或現象包含的意義揭示出來。例如《前方》一文,作者對人類離家行為和原因的敘述中,又間以議論,突出了“人有克製不住的離家的欲望”這一中心。二是以記敘描寫為基礎,從敘述描寫中引出作者的感悟、認識,表達對所寫人物、事物的主觀評價。課文《我心歸去》在比較映襯後展開議論,結尾說:“故鄉意味著我們的付出——它與出生地不是一回事。隻有艱辛勞動過奉獻過的人,才真正擁有故鄉……”作者對故鄉的感悟、認識,深刻地揭示出故鄉的本質意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散文中議論的方式,有直接議論和間接議論。直接議論,是作者直接抒發對記敘描寫對象的看法與評價。間接議論,是借作品中的人物,或借引用的名言,或借自己的一種感悟一種思考,來暗示作者的看法與評價。議論可以在敘述描寫開頭,也可以在中間或結尾,也可以夾敘夾議。

    散文中的抒情,也是以記敘和描寫為基礎,將記敘與抒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可以邊記敘邊抒情,也可以在敘述描寫之後直接抒情。實際寫作中,又常常將議論抒情結合起來。課文《鄉土情結》將敘述、議論、抒情融為一體,是值得學習借鑒的範文。

    一篇優美的散文,往往綜合運用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其基本的表達方式是記敘、議論和抒情。應當記住:散文既不是一味的記敘,也沒有單純的議論,記敘中常夾有議論、抒情,議論、抒情又必須以記敘為基礎,做到內容和情感一致和諧。

    當然,一篇優美的散文,還必須有生動活潑趣味盎然的語言。這一方麵要積累、學習和借鑒優美的語言,如“月是故鄉明”這組散文中就有大量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語句,值得學習借鑒。另一方麵寫作時要認真錘煉語言,選擇貼切、鮮明、生動的詞語,要寫好每個句子,要經常修改語言。尤其要學會錘煉議論抒情的句子,增強散文的感染力。

    題目一:靜聽回聲

    杜甫曾深情地寫道:“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係故園心。”菊花、小船勾起了他縷縷不絕的思鄉之情。本題要求將自己置身於某個情境之中,因為思鄉總會回憶起故鄉的一些具體事物或場景。那年代久遠的老屋,那悠悠深長的小巷,那屐痕點點的石橋……那一叢野菊、一灣溪水、一棵老槐……無需時時想起,永遠不會忘記,偶然間靜心回眸一瞥,心中騰起濃濃鄉情,隱約可聞甜甜鄉音。

    汪曾祺縈繞於懷的隻是高郵農家的普通食品:家家預備的炒米、小火烘烤的焦屑、通紅雙黃的鹹鴨蛋,加上鹹菜茨菰湯,但作家這靜靜的回音卻讓人讀出了難以拂去的深深戀鄉之情。

    所選的場景、情境不一定要大,但要具有鮮明的家鄉特色,像汪老所回憶的這些食品在熙攘的鬧市裏難以尋覓,是獨特的“這一個”,它就是放飛故園情愫的切入點。

    作家沈從文說過:“從湯湯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學會了多少知識,見了多少世界。”可見,你所選定的物象應包含了情感記憶,具有震撼力、感染力,與童年的樂趣、收獲有較大相關度,但不是簡單、平淡的花草蟲魚。

    請看一個片段——

    外  婆  橋

    李  琳

    記憶中,故鄉是座沿江小城,大江的支流穿城而過。很小的時候,我就學會了站在橋頭倚著青石板看身下的船隻穿梭來往,看泊在橋邊的船上冒出青灰的炊煙,看漁伢在淺水中撲騰跳躍。船一隻一隻地喧囂而來,又一隻一隻地悄然而去,橋卻永遠是寂然沉默的,或許它看得太多了,不願再發出片言隻語了,正如它用寬敞的懷抱容忍著一個小孩每日在這裏窺看著這個世界一樣。

    上幼兒園後,老師教我們唱兒歌:“搖呀搖,搖到外婆橋……”人生的開始總是在搖籃中,搖籃就是一條船,載著我們步履蹣跚地駛進世界。航行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朝著那座神秘的外婆橋,因為橋邊住著慈祥的外婆。短短的兒歌包含了多少溫馨的回憶和向往啊!我和夥伴們拍著手唱著兒歌,冬日橙黃色的陽光透過窗隙灑了進來,我永遠永遠地記住了這首歌,也永遠永遠地記住了窗外外婆慈祥的笑容。

    從此,我小小的心裏就藏著一座外婆橋了。它牽引了我以後整整十年的夢魂和憧憬。夢中的外婆橋總是架在一灣穿過小巷的窄流上,有小船兒朝拜著它,有青石依偎著它,橋可以很小很簡陋,但橋邊不能沒有外婆。

    稍懂事時,我就遷居到了異地,及至再次回到小城時,我長大了,竟和外婆隔閡了許多。但是幼年的兒歌卻始終牽動著我去尋找十多年來不曾失落過的夢。在一個蓄意已久的早晨,我走出家門,我認為憑著一絲默契,橋會在某一處很偶然也很必然的地方招引著我。憑著這個信念,我穿入故鄉密織的古巷,在古老的江河邊找尋。小城依舊維係著古樸的民風,小橋流水人家處處可見。每當看見屋角瓦楞處閃動出一眼殘橋時,總是喜極而狂,急急地奔向它,就如一個曆經坎坷望見了家園的遊子一般。我認為我已經找到令我夢縈魂牽的外婆橋了,我認為從此我就可以安定下來了,然而這樣的希冀屢屢被橋頭深深鐫刻著的古字打得支離破碎,我的狂熱隨之驟然降至冰點。故鄉一座座橋走過去,失意也一層層厚重起來,橋是沉默的,即使是用鞋底重重踏過去,也還是沉默的,它的確是看得太多了。

    晚歸的我在家門口看到怔立著等我許久的外婆,我靠向前把頭深深埋進老人的懷裏,外婆受驚似的撫慰著我:“外婆在這兒,噢,別怕……”

    這不正是我尋找了很久的外婆橋嗎?我抱緊了外婆,這是我早已擁有了的親情啊!

    人,總是在擁有時尋找,又在尋找時更加擁有。

    是昨天吧,我走在一片竹林中,以調整課後緊張的心緒,身後忽然傳來一串銀鈴聲:“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誇我是好寶寶。”我停住了,那是我永遠無法再擁有的歌聲啊!一時間,我激動得熱淚滾滾,記憶深處那彎熟悉的外婆橋,又浮現在眼前,遙遙無期地召喚著我……

    唱歌的小童驚奇地望著我水霧迷蒙的眼睛,他在我的凝視下竟有了些瑟索,驚鴻般地轉身跑了。我無言地望著他的小背影在竹林中逃竄,心底千萬個聲音如潮般匯聚成歌:“搖呀搖,搖到外婆橋……”

    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小作者以“外婆橋”作為抒情的觸發點,融追憶、尋夢與描摹江南水鄉景色為一體,把讀者帶進錦繡江南孕育出的摯愛的氛圍之中,品味著那真切、淳厚的濃濃親情。行文較為跳躍,但一條貫穿全文的情感紐帶是十分鮮明的,這正是這篇習作的可貴之處。

    同學們可自我品悟、借鑒。

    題目二:在遠方

    馬致遠的小令《天淨沙·秋思》,肯尼·G的薩克斯曲《回家》,打動了多少遊子的心,那小令,那音樂裏貯滿了家園的呼吸,貯滿了遠在天涯的遊子思念的歎息。

    “在遠方”所要抒發的就是這種思鄉的“呼吸”“歎息”。寫作本題至少要兼顧到三個層麵:

    一是大膽想像。你在參加了成人宣誓儀式以後,就已走出了成人依賴,就是一個獨立的人,那麽,你離開家園,打起行囊,走向何方呢?是去車水馬龍的大都市尋覓立足之地?是去蕭條荒涼的大西部開辟創業之路?是去山村小學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是去廣闊農村耕耘希望的田野?“好男兒誌在四方”,“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二是勾畫場景。想像是借助頭腦中的舊有材料,構築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像雖可思接千載、視通萬裏,但不能漫無邊際,不見彼岸。本題就要想像具體場景,勾畫具體的離家情節,獨特、創新,合情、合理。

    三是返回“思鄉”。一個人隻有在離開故鄉後,才能真正讀懂故鄉。寫遠方是起筆、是過程,寫故鄉、寫思鄉是落點、是歸宿。前文所想像的情節,所勾畫的場景,歸根結底是為思鄉主題服務的。

    請看一個片段——

    走散的炊煙

    馬  德

    有一年秋天,我一壟又一壟地放倒蓧麥。當揮汗如雨地忙乎了半天之後,我直起腰,看到偌大的一塊蓧麥地,我僅僅收割了整塊地的一角。於是我把鐮刀扔到地上,對著南邊的天嘟囔了一句:我一定要離開這個鬼地方。

    父親聽到了,父親說,你覺得這個地方那麽容易離開嗎?

    當時,這句話我沒有全懂,我隻知道從這個偏僻的小村莊衝出去,在父親的眼裏並不容易。現在我卻理解出了另一層意思,於是我就逐漸讀懂了流浪到異域的遊子的那種思鄉的情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