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篇文章,有的隻是華麗的詞藻,有的隻是龐雜的材料,卻並不能說明什麽問題,解決什麽問題,人們讀過以後,根本不知道作者是在讚成什麽,反對什麽;那樣的文章,人們通常就稱之為“沒有觀點”的文章,也就是沒有靈魂的文章。真正的好文章,一定要鮮明而有力地擁護那應當擁護的東西,同時也一定要鮮明而有力地反對那應當反對的東西。這才會是生氣勃勃的好文章。

    ——摘自施東向《義理、考據和辭章》

    寫作導引

    也許你文采斐然,也許你激情洋溢,也許你精於構思,也許你聯想豐富,也許你擁有豐富的材料……這些固然都非常可貴,然而對於議論文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有鮮明的觀點。

    古代文論家陸機說:“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對於議論文,這個“片言”就是論點。它是全篇的魂,沒有它,你的文采,你的激情,你的聯想,你的材料,都是無皮之羽,無綱之目,縱然很漂亮,縱然很精致,卻毫無價值和意義。

    我們為什麽要寫議論文?就因為要就某個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大家為什麽要讀你的文章?就是想要看看你對某一個問題的意見是什麽。因此,我們必須鮮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肯定什麽否定什麽,支持什麽反對什麽,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判斷明確,態度鮮明,毫不含糊。

    荀子的《勸學(節選)》,開宗明義地擺出全文的觀點“學不可以已”;《獲得教養的途徑》則明確告訴我們,“獲得真正的教養”“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就是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財富”。作者都針對有關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見解,使讀者一目了然。

    觀點鮮明,就是要加強寫作議論文的針對性,讓自己的立論貼近現實。俗話說: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聽眾。議論文的觀點,如果沒有現實意義,文章就失卻了生命力,觀點也無所謂鮮明。如何才能貼近現實?一要明確自己寫文章要解決什麽實際問題,幫助提高什麽思想認識。這樣,議論才能從客觀實際出發,講深講透道理,這才談得上觀點鮮明。例如《論“友誼”》:如果針對某些人誤以“酒肉之交”、“哥兒們義氣”為友誼,作文就要談“什麽是真正的友誼”,幫助他們理解友誼的性質;如果某些人不懂得建立友誼的目的和重要性,因而性格孤僻、內向,獨來獨往,作文就應該有針對性地談友誼的價值,講清“為什麽要建立友誼”;針對渴望友誼而不得,為此傷心苦惱的人,作文就該回答“怎麽辦”才能獲得友誼,從方法和途徑方麵提出自己的看法。當然,如果客觀實際需要,也可就以上三方麵綜合論述,提出自己的觀點。二要研究客觀實際,分析讀者心理。決定論題,確定觀點,都要認真研究客觀實際,把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或者比較重要的卻常為大多數人忽略的問題作為論題,確定觀點。確立讀者意識,分析客觀實際是保證觀點貼近現實而且鮮明的重要方法。三要認真分析命題或供給的材料或話題,並在此基礎上聯係自我,聯係自己熟悉的生活實際來立論。總之,對論題或話題或問題,一定要弄清楚議論的背景,不同的觀點,議論的目的,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這才是鮮明的觀點。

    觀點鮮明,還要在行文的過程中始終圍繞自己的觀點展開論述,做到觀點與材料一致,中心論點突出。《勸學(節選)》在提出觀點之後,先通過一組比喻論述了學習對於一個人素質的形成和品性的養成具有決定作用,然後又通過幾個比喻論述了學習對於一個人能力的提高和潛能的充分發揮所具有的意義,接著又通過幾組比喻和對比論述了學習應該有的態度和方法。通篇緊扣住“學習”這個話題和“學不可以已”這個中心論點,毫不旁逸斜出。一般來說,在確定全文的觀點之後,可以把這一觀點當做“果”,然後從不同的角度思考2—3個“因”,形成三組“因果複句”;再以“因”為分論點,選擇與其一致的事例或名言作為論據,並作分析;再接下去運用假設“如果不這樣”,從反麵論述全文觀點;最後,結論或照應開頭提出希望或號召,或總結上文,突出強調中心論點。

    觀點鮮明,還要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用語恰當,扼要簡明,明白易懂。一般情況,最好能用一個簡要的句子直接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並把它放在開頭、結尾等比較突出的位置,以使讀者容易把握。當然,我們並不否定觀點表達的形象和含蓄,但形象不是虛無,含蓄不是含混;形象含蓄的前提是能夠清晰地呈現自己的思想,如果讓人難以領會,不知所雲,不明所以,即使話說得很漂亮,也不能達到表達自己思想的目的。

    題目一:我的讀書故事

    這道題目要求寫出自己課外閱讀的經曆和獨特感悟,尤其是直接由讀書引發的,或者與讀書有關的感人的事跡。“讀書”與同學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寫作內容的空間很大。同學們應在認真回憶的基礎上,選擇那些富有個性的、富有趣味的讀書經曆去描述。寫好這篇文章,要注意三點:一是站在自我的角度來寫關於“讀書”的故事,突出“我的故事”,做到內容充實,感情真實;二是針對現實生活中的讀書現象,選擇新鮮生動的事例,給人啟發;三是注意“故事”的特點,要有情節,要有點曲折波瀾,有點細節描寫,寫清楚“經曆”的過程。當然,還得注意語言的生動性,真正讓人感到有趣味,有價值。

    題目二:苦樂之境人自知

    本題要求就讀書的“苦境”或“樂境”談自己的看法。

    傳統觀念認為,讀書要“苦”,苦讀方能出真知。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有一首著名的《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勸戒人們要勤奮學習,不要錯過讀書的好時光。魯迅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把學校獎給他的一枚金質獎章拿到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裏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但問題也有它的另一麵。讀書也是一種快樂的追求。讀書本身不也是一種美的享受嗎?對美的意境的追求,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得到美的思想的啟迪,這本身就是一種快樂。明代詩人於謙喜愛讀書,認為讀書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另外,對知識的理解、消化、吸收的過程就是“強壯”自己的過程,同樣是美的,是快樂的。隻是別陷入“死讀書”、“讀死書”的境地。若真的陷入那種境地,就成為名副其實的“苦讀”了。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一向反對盲目的苦讀。當時社會上有些人,學了一門知識趕學另一門知識,沒一刻停息,隻花時間去學別人的思想,卻沒時間鍛煉自己的思想。結果,知識是學了些,智力卻很少增長。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說,這種人“就好比在海灘上拾貝殼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貝殼,可是看到其他的貝殼時,他又想去拾,結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貝殼不知道選哪一個好的時候,隻好通通扔掉,空著手回去”。

    題目三:取字就是陶冶自己

    這道題要求我們做到三點,一是閱讀,二是推敲,三是寫作。

    對閱讀的要求較為簡單,就是翻檢工具書,選出你喜歡的詞語;推敲就是琢磨所選詞語的含義是否符合自己的特性、期待、追求;寫作就是寫出為自己選字的過程和原因。

    人的字不是隨便選的,它有一定的講究,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古人是怎樣做的。古人取字有這些講究:

    1.名與字有取其意義上相關的。如嶽飛,字鵬舉,意為大鵬振翅高飛,立誌高遠。

    2.名和字有取其意義上相同或相近的。如宋代名相曾公亮,字明仲,其名“亮”與字“明”意義相同,立德明誌,表其光明正大的胸襟。

    這兩點對我們完成本題有一定的啟發意義。選字就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個性和精神追求,有托名言誌的意思。姓名隻是一個符號,但這個符號卻往往代表了某一個人的全部社會文化信息。名如其人,並不是誇張。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毛澤東”三個字是如雷貫耳,再熟悉不過了。“澤東”,字“潤之”,名與字互參,有“潤澤東方”之意。這個名字在中國人聽來,大氣磅礴,抱負非凡。這種感覺其實並非是單從名字的表麵意義中得來,還與毛澤東一生救國救民的革命實踐有密切關係。“名”與“字”在這裏是統一的。還有些名字是讓人們厭惡的,被曆史唾棄的。比如汪精衛,這個名字起得原本是很不錯的,以中國古代傳說中銜石填海的精衛鳥命名,寓有革命到底、堅貞如一之意,又有豐富厚重的文化底蘊。但是這個名字的主人在中華民族最艱難最痛苦的時候,居然厚顏無恥地賣身投敵,成為千古罪人,活生生糟蹋了這個好名字。到現在為止,也沒聽說誰願意取名叫精衛的。這就像秦檜的後人哀歎“令人至今愧姓秦”一樣。由此可見,一個人光名字起得好還遠遠不夠,名字與做人應是一體的。一個名字的分量與一個人的作為、人格、品德密切相關,名如其人,才是至善至美之境。

    3.名和字還有取其意義上相反的。如朱熹,字元晦,南宋教育家、理學大師,“熹”義即天亮、光明;“晦”義為夜晚、昏暗。名與字恰成反義。

    另外,古人取字,通常是一名一字,但個別的也有一人數字的;古人取字,常在字前(或字後)加“伯、仲、叔、季”等表示排行次第。對這些隻作一般性了解就夠了。

    示例:

    名二子說

    蘇  洵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汝免矣。

    譯文:

    車輪、輻條、車篷和車廂底部的橫木,它們在車子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可是惟獨這軾(車前橫木)好像沒有什麽用處。雖然如此,要是去掉這軾,那麽我沒有見過這個樣子算是完整的車子。軾啊,我擔心你不注意表麵的修飾啊!

    天下的車子,沒有不經由車轍,可是人們談論到車子的功勞,車轍是不相幹的。雖然如此,車翻馬倒了,災禍也不會波及車轍。這車轍呀,正好處在災禍和幸福之間。轍啊,我料知你能免除災殃了!

    蘇洵的文章闡明了蘇軾、蘇轍兩個名字的含義,說明了蘇軾兄弟的不同性格,對他們的一生作了十分準確的預言,表現出蘇洵對兩個兒子的深切了解,以及伴之而來的希望和擔心。

    喝彩與診斷

    一、點評示例

    讀書的苦與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