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也許會發表這樣的看法:“教導人們說神從來不被煩惱所困,也不會使人類煩惱的那些人,以及認為神永不停息地工作著,而且為人類指明道路的那些人,不僅是他們,幾乎是所有的哲學家都認為神不會憤怒,神也不會加害於人。因此,誓言對於我們來說到底有多麽重要?我們根本不用擔心什麽行為會讓朱庇特發怒,因為他永遠也不會發怒。即便他真的發怒了,他也不會像雷古盧斯強加於他自身的那種苦難一樣地去加害於雷古盧斯。因此,我們不必為了顧及宗教上的道義而放棄手中的利。”

    另外還有第二個觀念:“難道雷古盧斯是害怕自己的行為違反道德嗎?早就有這樣的說法:‘在諸多的不幸中選擇最輕的那一種。’那麽雷古盧斯最終因遭受敵人的懲罰而致死,這樣的結局難道不比其他任何的苦難更為深重嗎?而且阿克齊烏斯在他的劇本中也這樣賦予人物台詞:‘堤厄斯忒斯:你為什麽背信棄義?阿特柔斯:對於那樣不講信用的人,我還用得著履行承諾嗎?’阿特柔斯是一位國王,雖然他很惡毒,但是他的話也不無道理。”

    除了以上的兩個觀點之外,這些人還有第三個觀點:“雷古盧斯遵守自己的誓言回到了敵營,他遭受了敵人的折磨,表麵上看似乎與道義相投,但他的誓言畢竟是因為敵人的壓迫才立的,因此這樣的誓言就不應該加以履行。”他們認為一些事情表麵上似乎合乎道義,但實則無道義可言。這就像我們認為表麵之利實則無利一樣。他們還認為一些表麵上看起來不符合道義的事情,實際上並不與道德相悖,因為所有有利的事物都是合乎道義的。

    以上幾點就是那些對雷古盧斯行為不讚成的人所論述的,我們接下來就要對這些論點逐個檢驗。

    第一,朱庇特從來不會發怒,也從來不加害於人,所以他也不必擔心朱庇特會因憤怒而將他傷害。其實這個論點無論是對於雷古盧斯的行為還是對於其他的任何誓言都加以了反對。然而我們在立誓之前究竟是考慮自己立誓後的責任,還是考慮違背誓言後所要遭受的懲罰?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當然是前者。因為我們所承諾的事情都有神明作證,誓言是由宗教神聖的外衣所包裹著的,所以我們一旦立下誓言,那就必須履行。朱庇特會不會發怒是無關緊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維護公正,維護信譽。恩尼烏斯說:

    維護誠信的女神在天上將我們監督;

    我們要以偉大的神明朱庇特之義立下誓言!

    從恩尼烏斯的詩句中我們可以得知:任何人,隻要他違背了自己的誓言,就是違抗了誠信女生的旨意。此外,加圖還說過誠信女神“和神明朱庇特是鄰居”,她住在卡庇拖爾山上,所以人們會在那裏為她建造廟宇。

    第二,在諸多的不幸中選擇最輕的那一種。我們應該承認,無為是最大的惡。那麽遭受不幸難道還會比無為更加罪大惡極嗎?當然不會,因為罪惡的靈魂會比身體的殘缺更能引起人們的反感。無論是嚴謹地看待這類問題的人還是對這類問題比較忽視的人,他們都會直截了當地告訴你,無為是最大的惡。另外,還有阿特柔斯的那句台詞:“對於那樣不講信用的人,我還用得著履行承諾嗎?”其實劇本的作者是為了讓阿特柔斯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所以才寫出了適合他性格的台詞。但是如果他們認為對那些本身就背信棄義的人所立下的誓言可以不履行,那就不對了,因為我們不能以這種說法為借口就違背自己的誓言。

    對敵人立下的誓言我們也應該履行,因為我們有著規範戰爭的法律法規。如果一個人在發誓之前在心中認同這個誓言,那他就必須在立誓之後將其履行,但假如他心中沒有認同,那麽後來不履行承諾也不算是違背誓言。我們可以以海盜為例,如果一個被海盜所抓的人被逼發誓用金錢將自己的性命贖回,即使他立了誓言,之後也可以不履行這個誓言,因為我們的法律沒有把海盜納為合法的戰敵;相反,他們對於各個國家來說都是敵人。因此,對海盜許下的諾言根本不用履行。但是假如一個人是用自己的良心發誓,假如他在事後又將誓言背棄,那就是違背誓言了。這就像歐裏庇得斯所講的“嘴上發誓,心中背誓”是一個道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