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毛澤東善於分析中日雙方優劣形勢的轉化。毛澤東指出,敵我雙方的強弱優劣,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敵之軍事力量雖強而處優勢,但其兵力不足,資源匱乏,指揮笨拙,異國作戰,因而不是絕對的強和絕對的優勢。我之軍事力量雖弱而處於劣勢,但我兵源充足,資源豐富,指揮靈活,本土作戰,因而不是絕對的弱和絕對的劣勢。強弱優劣的相對性,使敵我雙方強弱優劣的轉化具有了客觀可能性。當然,要使敵人從強變弱,從優勢變劣勢,使我由弱轉強,由劣勢變優勢成為現實,需要一定的條件,需要主觀的努力,需要有一個過程。

    毛澤東明確地指出了這種轉化的條件和過程:“隻要我能運用正確的軍事的和政治的策略,不犯原則的錯誤,竭盡最善的努力,敵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均將隨戰爭之延長而發展,必能繼續改變著敵我強弱的原來程度,繼續變化著敵我的優劣形勢。到了新的一定階段時,就將發生強弱程度上和優劣形勢上的大變化,而達到敵敗我勝的結果。”

    第三,毛澤東客觀地分析了抗日戰爭犬牙交錯的特殊態勢,提出了堅持戰略防禦中的戰役和戰鬥的進攻戰,戰略持久中的戰役和戰鬥的速決戰,戰略內線中的戰役和戰鬥的外線作戰的具體戰略方針。這個克敵製勝戰略方針的具體實施,即在戰爭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中,堅持戰略防禦中的戰役和戰鬥的進攻戰,戰略持久中的戰役和戰鬥的速決戰,戰略內線中的戰役和戰鬥的外線作戰,在戰爭的第三個階段,則是戰略的反攻戰。在毛澤東的指導下,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觀,日本侵略者無可奈何地哀歎:“敵我的勢力範圍犬牙交錯,變化無常。有關敵人準確位置的情報,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勢力範圍內部深處經常潛藏有敵人的軍事力量。”

    第四,毛澤東科學地預見到整個戰爭的發展進程,提出了抗日戰爭不同發展階段應該采取的正確的作戰方針。毛澤東根據敵我雙方的特點和抗日戰爭初期的情形,科學地預見到抗日戰爭必將經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論持久戰》1938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462頁)

    抗日戰爭發展的實際過程,在總體上與毛澤東的預見完全一致。實踐中,毛澤東審時度勢、靈活掌握,提出和使用了不同階段的作戰方針,戰爭的事實證明是完全正確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