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一個目標後,首要任務是把能完成這一目標的人找來。山外有山、樓外有樓、人外有人。請來綿羊,一千隻也不行;請來獅子,一頭就管用。把錢存在銀行裏,與把錢‘存’在‘帶工具的人’身上,哪一招兒更高?當然是後者。‘帶工具的人’能為企業帶來機遇、成長、聲譽及滾滾財源,他們才是企業真正的‘銀行’——不,簡直就是一架‘印鈔機’。”說這話的是牛根生。

    有一次,牛根生對手下說:“大家都是珍珠,我是串珍珠的那根線。珍珠本已珍貴,串起來價值就更大了。”

    這裏所謂“珍珠”,就是指那些“帶工具的人”——他們有的“攜帶”的是牛奶工具、雪糕工具、奶品工具,有的“攜帶”的是資本工具、財務工具、網絡工具,有的攜帶的是策劃工具、市場工具、公關工具……凡“帶工具的人”,上手就可以解決問題,成為企業內不可或缺的頂梁柱、承重軸。

    在牛根生那裏,隻要擁有技術、思維、資本、人際關係等各種對企業發展有利的人才,都是“帶工具的人”。職業經理人則是“帶工具的人”中的典型。

    2005年9月27日,蒙牛麵向全球招聘總裁,除了在《商業周刊》雜誌發布招聘廣告,蒙牛還通過國際知名獵頭公司和中國外國專家局的渠道,積極尋找總裁候選人。這也是中國乳製品公司首次麵向全球招聘總裁。

    此外,牛根生也積極引進各種職業經理人——“帶工具的人”中的典型。

    林彤原是鄭州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的骨幹,2005年5月進入蒙牛,接替副總裁孫先紅曾兼任的企劃中心主任一職。除了林彤外,蒙牛當時加入的“新鮮血液”還有:劉豔輝來自正大,擔任質量技術中心主任,接替原來總工程師丘連軍實際工作;液態奶的常溫分支的銷售副總黃奎璋來自雀巢。此外,人力資源總監張文也是外聘的職業經理人。

    這些職業經理人都受過係統訓練,擁有國際公司成熟的管理經驗,他們掌握的是蒙牛大多數創業元老所不具備的係統化、程序化的管理工具,這是蒙牛在走向國際管理水平的成熟公司的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

    對那些帶工具的人,牛根生求賢若渴!

    三、朱新禮:績效突出則名利雙收

    匯源董事長朱新禮的辦公室裏最顯眼的是公司的業績圖。那上麵,工廠廠長、銷售經理的名字及其簡曆、任務及進展情況標識得一清二楚,且數據每月都在更新。哪個廠長、經理能力怎麽樣,秉性如何,何時入職,有什麽愛好特長,全年任務多少,當前完成多少,前景如何,“圖”中全有數。

    “數據”是朱新禮強調最多的一個詞語。有數據的必須靠數據說話,沒數據的要用關鍵績效說話。一定要讓績效突出的人名利雙收。朱新禮下工夫最大的就是和人力資源部研究探討獎勵、待遇問題,並把這些條件公開化、透明化,誰在哪個崗位得到什麽待遇,不用自己考慮,隻管幹好工作,亮出數據。

    朱新禮說:我最開心的事就是給大家發大獎。

    匯源的獎勵名目眾多:現金、汽車、住房、旅遊度假、培訓學習……還分為:月獎、季獎、年度獎、進步獎、建議獎、培養下屬獎、推薦人才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