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說的主動性,說的是軍隊沂動的自由權,是用以區別於被迫處於不自由狀態的。行動自由是軍隊的命脈,失了這種自由,軍隊就接近於被打敗或被消滅。

隱真示假,形無常形,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聲東擊西是毛澤東在實際指揮作戰中常用的方式,以此實現力爭主動、力避被動的戰爭指導原則。它的前提是在充分掌握敵情的基礎上,進行預見性計劃性的戰略布局。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軍的第三次反“圍剿”中,在根據地幾乎被敵全部占領的情況下,毛澤東采用給敵錯覺和調動敵人的辦法,指揮我軍靈活快速穿插往返於敵軍間隙之中,在兩個半月中,六戰五捷,殲敵3萬,徹底粉碎了敵人的第三次“圍剿”。長征途中,紅軍佯攻貴陽調動滇軍;解放戰爭中的萊蕪戰役,隱蔽企圖,消滅李仙洲集團等,都體現了毛澤東采取預見性的方針,從被動中爭取主動的高超戰爭指揮藝術。

毛澤東認為要想達到“無戰則已,戰則必勝”的目的,必須對整個戰役進行精心計劃,謀而後定。1928年春,敵方進行了“圍剿”井岡山的更大規模部署。為了打破圍剿,毛澤東親自主持討論反“圍剿”的方針和計劃,先後開了十多次會議,分析了敵情、反圍剿勝敗的兩種可能性,以及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等。權衡了主力就地退卻與向敵區進軍調動敵人以保持根據地兩種方案的利弊。提出了各種進軍路線及多種阻擊敵人的計劃。

由於料敵如神,算無遺策,在毛澤東指揮下部隊先後取得了龍源口戰鬥、黃洋界保衛戰、大柏地戰鬥、於都戰鬥、長汀戰鬥等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從實戰中,他深刻體會到了《孫子·計篇》中的“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的真正含義,更加重視計劃性在作戰指揮中的作用。直到把它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提醒人們的注意。

毛澤東不僅告誡自己的下級要精心計劃作戰,不可貿然行動,而且自己身體力行,在他親自指揮的戰役中,對先打誰,後打誰,在哪裏打,怎麽樣調動敵人就範,一著不成下一著怎麽辦等等問題,都能策劃再三,做到腹有良謀,算無遺策,而後才按計劃一步一步地行動。

毛澤東在初戰三原則的第二條原則中,就曾講過沒有好的全戰役計劃,絕不能有真正好的第一仗。1938年5月,他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又專門講了計劃性問題。他說:“遊擊戰爭要取得勝利,是不能離開它的計劃性的。亂幹一場的想法,隻是玩弄遊擊戰爭,或者是遊擊戰爭的外行。”後來,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又進一步論述了這個問題。他說:由於戰爭所特有的不確定性,實現計劃性於戰爭,較之實現計劃性於別的事業,是要困難得多的。然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事先的計劃和準備,就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戰爭雖沒有絕對的確定性,但相對的確定性是有的。我方情況是比較確實的,敵方情況雖不確實,但總有先兆可尋,端倪可察的,有前後現象可供思索,這就為戰爭的計劃性提供了一定的客觀依據。特別是近代技術,諸如有線電、無線電、飛機等的發明,又使戰爭的計劃性增大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