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稱2002年是百度的“技術年”,技術升級後,百度的搜索流量一路飆升,開始把3721等國內搜索對手一個個甩在後麵。從2003年起,Google在中國市場上的流量也開始落後於百度了。2003年百度的流量比2002年增長了7倍,所以李彥宏又稱2003年為百度的“流量年”。

    二、任正非:2002年“冬天”的故事

    2008年底華為CEO任正非在參加公司優秀黨員座談會時,又一次提及“冬天來了”。他說:“對經濟全球化以及市場競爭的艱難性、殘酷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並提醒員工,“經濟形勢可能出現下滑,希望高級幹部要有充分心理準備。也許2009年、2010年還會更加困難。”

    2008年中國電信市場的形勢不錯,電信企業重組,3G牌照下發,運營商正籌措千億元規模投資,可以說是陽光明媚,但是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華為的CEO任正非卻再度提起了“冬天”。這已經是任正非第三次有所預警,經過對內外部各種情況和矛盾的衡量,國際市場形勢和經濟周期麵臨衰退,讓華為再次警醒。前兩次“華為的冬天”的提出分別在2000年和2004年。

    任正非第一次說“冬天來了”是2000年,對於企業的危機他用“冬天”來形容。他曾說過:“冬天也是可愛的,並不是可恨的。我們如果不經過一個冬天,我們的隊伍一直飄飄然是非常危險的,華為千萬不能驕傲。所以,冬天並不可怕。我們是能夠度得過去的。”那時公司已經運行八年,期間他從來沒有停止過這樣的內省,期間華為的收入增長迅猛;在通信設備市場占有率上,從第三世界到發達國家,華為與世界上最大的供應商們同台競技,並且表現了極強的競爭力。

    作為一家1988年才在深圳開始運營的民營通信企業,2000年就位居全國電子百強首位,可以說成績斐然,但其掌舵人卻大談危機和失敗,為全麵表述自己的思想任正非還寫了《華為的冬天》。文章開宗明義“公司所有員工是否考慮過,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會破產,我們怎麽辦?”文中將危機直接拋給員工和管理層,“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麵對這樣的未來,我們怎樣來處理,我們是不是思考過。我們好多員工盲目自豪,盲目樂觀,如果想過的人太少,也許就快來臨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聳聽。”接著,他又針對工資和裁員發表了看法,他認為如果華為公司真的危機到來了,員工工資減一半,裁掉一半人就能救公司的話,算不了什麽危機。如果連裁員和減薪都不能挽救公司的話,這種情況怎麽辦?

    2000年任正非做出這樣內省的依據是什麽呢?在他看來,華為還太嫩,經過十年的順利發展沒有經曆過挫折,沒有經過磨難,這是華為最大的弱點,完全沒有適應不發展的心理準備與技能準備。而2000年正是美國互聯網泡沫危機和歐洲3G建設泡沫的一年。作為華為國際市場競爭的主要對手朗訊裁了一半以上的員工,北電裁了三分之二的員工,市場份額大幅下降,當時的世界五百強之一馬可尼股票降到了6個先令,而朗訊和馬可尼在熬過一兩個冬天後終於支撐不住,後來分別與阿爾卡特和愛立信進行了並購重組。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他認為,網絡股的暴跌,必將對兩三年後的建設預期產生影響,那時電信設備製造業就慣性進入了收縮。眼前的繁榮是前幾年網絡股大漲的慣性結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