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須提高紀津性,堅決執行命令,執行政策,執行三大紀津八項注意,軍民一致,軍政一致,官共一致,全軍一致,不允許任何破壞紀津的現象存在。

    無數事實證明,軍紀嚴,就能打勝仗,攻必克,戰必勝,“打得贏,不變質”。推而廣之,政紀嚴,就能政令暢通,令行禁止,統一指揮,步調一致,確保國家政策得到貫徹執行;校紀嚴,能保證學校有良好學風,有利於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企紀嚴,能保證企業各項規章製度的落實,有效提高企業的執行力,提升企業的綜合效益,推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1928年初,工農革命軍攻進遂川縣城,出現部隊將小商小販的貨物統統沒收,甚至連藥鋪裏賣藥的戥秤也拿走了的違紀現象。在遂川縣的草林圩,就有當地的老百姓向毛澤東提意見“工農革命軍好是好,可是,他們借了我們的門板去睡覺,還回來的不是原來的那一塊,我家的門板是鬥榫的,害得我找門板找了幾天。還有啊,戰士們睡覺用過的稻草遍地都是,成了牛欄了。”1928年1月24日,在遂川縣李家坪,針對部隊暴露的問題毛澤東嚴肅地向部隊提出了六個要注意的問題“一、上門板;二、捆鋪草;三、說話要和氣;四、買賣要公平;五、借東西要還;六、損壞東西要賠。”毛澤東又特別說了一段類似繞口令的話來解釋“損壞老百姓的東西,一定要賠償。雖說打破了舊缸賠新缸,新缸不如舊缸光,但是賠了總比不賠好。”

    1928年3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第一團來到湖南桂東縣沙田圩。在此之前,紅軍打下了茶陵,但紀律很壞,繳的東西很多,公家沒有要,搶的搶掉了,丟的丟掉了,影響很不好。在上井岡山途中,毛澤東親眼目睹了部隊無紀律的混亂情形。秋天,正是山裏紅薯成熟的季節,行軍路上,戰士們又饑又渴,看見路邊誘人的紅薯,毫不猶豫,連苗拔出,用袖子胡亂揩去泥巴,便塞到了嘴裏。毛澤東當時並未說什麽,他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同時,一路上苦思冥想。到了沙田圩,毛澤東馬上集合部隊開會,在會上他指出:沒有紀律不成軍隊,沒有統一指揮就不能打勝仗。然後毛澤東正式地、係統地向全體將士頒布了三項紀律六條注意,並嚴令執行。

    當時的工農革命軍是一支疲憊之師。自從秋收起義失利以來,整整兩個月,部隊沒吃過一頓飽飯,沒睡過一個囫圇覺,如今聽說到井岡山能歇歇腳,大家都很高興。毛澤東抓住大家的這個心理講了一段話。當年在場的老戰士陳士榘,後來在《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由來》一文中記載:毛澤東說:“今天,我們就要上井岡山了,要在那裏建立根據地。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眾搞好關係。要和王佐的部隊搞好關係,做好群眾工作。”於是,他正式宣布了三項紀律: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打土豪要歸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個紅薯。這是工農革命軍最初頒布的“三大紀律”。自從宣布這三條後,拿紅薯的現象沒有了,部隊紀律有了明顯的好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