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如動後冒虛汗、精神疲乏,婦人子宮脫垂等體,宜用紅參、紅棗、白術、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如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麵色萎黃、嘴唇蒼白、婦人月經量少且色淡等,應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和首烏等。

    補陰針對陰虛體質:如夜間盜汗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婦人白帶增多等體征,宜用冬蟲夏草、白參、沙參、天冬、鱉甲、龜板、白木耳等。

    補陽針對陽虛體質:如手足冰涼、怕冷、腰酸、性機能低下等體征,可選用鹿茸、杜仲、肉蓯蓉、巴戟等。我們廣東人多為陰虛陽盛的體質,更宜選用冬蟲夏草、石斛、沙參、玉竹、芡實之類,配伍肉禽煲、燉湯水進補。

    民諺亦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說明了冬季鍛煉的重要性。在這幹冷的日子裏,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裏,患心髒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食療法

    山藥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山藥150克,薑、蔥、胡椒、紹酒、食鹽適量。

    做法:

    羊肉洗淨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薑蔥洗淨用刀拍破備用;山藥片清水浸透與羊肉一起置於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將其它材料一同投入鍋中,大火點沸後改用文火燉至熟爛即可食之。

    功效:補脾胃,益肺腎。

    素炒三絲

    材料:幹冬菇1.5兩,青椒2個,胡蘿卜1根,植物油、白糖、黃酒、味精、鹽、水澱粉、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

    冬菇水發洗淨,擠幹水分,切成細條,胡蘿卜、青椒洗淨切絲。鍋內放油燒熱,將三絲入鍋煸炒後,放黃酒、糖、再煸炒,然後加鮮湯、鹽,待湯燒開後加味精,用澱粉勾芡,淋上麻油,盛入盤內即可。

    功效:健脾化滯,潤燥。

    當歸山雞湯

    材料:山雞肉250克,當歸15克,熟地15克,女貞子12克,料灑、精鹽、味精、薑片、胡椒粉、雞清湯適量。

    功效:可滋血氣,強筋健骨。調經活血。適用於婦女腎陰虛引起的崩漏帶下之症。對於跌打損傷等外科疾患,食此湯菜有輔助治療作用。

    做法:

    (1)將山雞肉洗淨,放人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洗淨血水,切塊。

    (2)當歸、熟地、女貞子分別去雜洗淨,裝入紗布袋紮口。

    (3)鍋中注入雞湯,加入山雞肉、藥袋、料酒、鹽、味精、薑片、胡椒粉,武火燒沸,文火燉到肉熟,揀去藥袋,薑片,盛入湯盆中即成。

    黨參蓮花雞湯

    材料:黨參15克,峨參1.5克,雪蓮花3克,薏米100克,母雞1000克,生薑、蔥白適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