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鼻部美化保健法

    鼻居於麵中部,為人體氣體出入之導管的一部分。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竇三部分組成。外鼻突出於顏麵中央,由鼻根、鼻梁、鼻尖、鼻翼組成。鼻根和鼻梁皮膚薄而鬆弛,可以移動,故容易產生皺紋,而鼻尖、鼻翼部皮膚較厚,有大量的皮脂腺和汗腺,為痤瘡、酒渣鼻、鼻癤的好發部位,鼻腔為進出氣體孔道,鼻有呼吸及保護(清潔過濾,加濕保溫氣體)功能,中醫認為鼻為肺之竅。按摩鼻部可促進局部皮膚血液循環,改善鼻部皮膚的光澤,保持其生理功能,增強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預防鼻部疾患及呼吸係統疾病,達到潤鼻健肺之功效。

    一、基本操作法

    仰臥位:

    1.用一指禪推法分別在鼻兩側由下向上操作1~2分鍾。

    2.用指推法在鼻背部操作2分鍾(由鼻兩旁向鼻背縱軸線方向推)。對有皺紋者操作時間可適當延長,並可用拇、食二指輕輕分開皺紋,用另一手食指指麵輕推皺紋部。

    3.用單手食、中二指麵分別自鼻旁迎香穴推至目內眥10~15次。

    4.按揉印堂、迎香、禾髎、列缺、合穀穴各50次。

    5.以兩手拇指腹按住雙鼻孔外側,向鼻中隔方向稍用力相對按揉5~10分鍾。以鼻內發熱為宜,但切不可用力過度或多次按壓。

    俯臥位:

    1.用振法在背部脊柱兩側操作2分鍾

    2.按揉風門、肺俞、脾俞、大腸俞穴各50次。

    二、加減操作法

    對因上焦熱盛而引起酒渣鼻、鼻衄者可加用清熱涼血,宣肺理氣的手法,同時,應減去基本操作法中仰臥位。

    坐位:

    1.用掌推法由頸部大椎穴向脾俞穴單向操作2分鍾。

    2.按揉膈俞、肝俞、大腸俞、豐隆、足三裏穴各30次。

    對因慢性鼻炎而經常鼻塞、流涕、打噴嚏者可加用通宣理肺,行氣開竅的手法。

    仰臥位:

    推揉迎香穴3~5分鍾,並向下擦鼻兩旁2分鍾。

    俯臥位:

    用一指禪推法在肺俞穴操作2分鍾,繼而拿風池穴3~5次。

    第五節 嘴唇護理

    嘴唇沒有皮脂腺,所以無法形成有保護功能的皮脂膜,加上嘴唇的角質層極薄,難以保留水分,所以冬季易出現幹燥、脫皮及皸裂。專家介紹,嘴唇幹燥的原因是缺少維生素、缺少水分,應多吃水果、青菜,多喝水,及時作保養。

    護唇要注意以下6點:

    1.不要總舔嘴唇,否則越舔越幹;正確的做法是及時用護唇產品滋潤。

    2.別用手撕脫皮,這樣有可能將唇部撕傷;可先用熱毛巾敷3~5分鍾,然後用柔軟的刷子刷掉唇上的死皮,再塗護唇霜;唇部總發幹最好不要塗口紅。

    3.選擇唇膏盡量少用持久型,因為持久型唇膏質地較幹澀,會使唇部更幹,宜選擇唇蜜;或在上唇膏之前,先使用護唇膏。

    4.用專業護唇霜去除唇部角質;由嘴唇中間向兩邊按摩,防止死皮堆積,每月做1次。

    5.出門前、塗口紅前和睡覺前,使用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D和維生素E油等,具有良好保濕修複功能的潤唇膏;再用柔和的麵巾紙輕壓唇部,達到雙倍功效。

    6.唇部幹燥或已有起皮的人,忌食辛辣食物。

    唇部長期幹燥起皮還可以試一試下麵這4個小竅門:

    1.蜂蜜具有很強的保濕嫩膚效果,可每晚將蜂蜜輕薄地塗在嘴唇上,保留20分鍾。

    2.睡前將橄欖油塗在嘴唇上吸收20分鍾以上,然後擦淨,堅持一段時間後,唇部就會濕潤飽滿。

    3.奶粉也有潤唇的功效,可將兩匙奶粉調成糊狀,厚厚地塗在嘴唇,充當唇膜。

    4.還可在雙唇上塗大量的護唇膏,再用保鮮膜將唇部密封好,接著再用溫熱毛巾敷在唇上,敷5分鍾,也可增加潤唇效果。

    防治嘴唇幹裂,主要在於多吃新鮮蔬菜,如黃豆芽、油菜、小白菜、白羅卜等等。應盡可能戴口罩,以保持嘴唇的溫度和濕度。還可塗些油脂,如擦臉油、香油或其它食用油,也可用蜂蜜或凍瘡膏。如覺得嘴唇幹裂,不要總用舌頭去舔,這會加速幹裂的發生。治療原則也以調整飲食為最重要。另外,可口服核黃素(維生素B25毫克,每日3交,連續2周,一般即可治愈。局部可用1%龍膽

    紫塗擦,每日2次。用龍膽紫後,創麵幹裂有不適感時,可加用金黴素眼膏或土黴素軟膏外塗於幹裂處,亦可塗少許花生油或菜油。但千萬不可用激素類軟膏(如膚輕鬆、可的鬆等)。局部還可用鍋蓋上的蒸汽水外塗,一日3次,2-3天後也能見效。

    秋冬季,幹燥多風,很多人都會覺得嘴唇發幹,出現皸裂,因而就會不自覺地舔唇,但結果常常適得其反,嘴唇的幹燥症狀反而加重,甚至導致唇部腫脹、結血痂。其實,以上這些症狀都是慢性唇炎的典型臨床表現。

    慢性唇炎是唇部慢性、非特異性的炎症性病變,多由各種長期、持續的刺激導致,如幹燥、寒冷,尤其是與舔唇及咬唇等不良習慣有關。當用舌頭舔嘴唇時,由於外界空氣幹燥,唾液帶來的水分不僅會很快蒸發,還會帶走唇部本來就很少的水分,造成越幹越舔、越舔越幹的惡性循環,嚴重的甚至會使嘴角處的皮膚出現色素沉著。

    此外,秋天時,嘴唇還容易結痂,這也和舔唇這一壞習慣有關。由於唾液裏含有多種消化酶,嘴唇上的唾液蒸發後,這些大分子的蛋白質會殘留在嘴唇上,與唇部脫落的細胞一同形成痂皮。由於痂皮下方的組織不完整,如果強行撕去,就會造成更多的局部滲出,從而形成更多痂皮。

    其實,嘴唇幹裂是秋冬季節的常見症狀,可以從調整飲食和日常習慣上來防治。第一,多吃新鮮蔬菜,如黃豆芽、油菜、白菜、白蘿卜等,以增加B族維生素的攝取。第二,及時補充足量水分,充足的飲水量,對於人體機能的均衡有很大幫助,能有效防止嘴唇幹裂。第三,無論男女,都應使用護唇膏來嗬護雙唇,盡量選擇添加刺激性成分少的無色唇膏。過敏體質的人,用棉簽將香油或蜂蜜塗抹到嘴唇上,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濕作用。第四,盡量避免風吹日曬等外界刺激,可以采取戴口罩的辦法來防護。第五,糾正舔唇、咬唇等不良習慣。

    如果唇部的皸裂、結痂症狀長期不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盡早查清病因,對症治療。

    秋風乍起的時候,空氣濕度低,風沙大,不少人經常口唇幹裂,嘴角裂口出血、疼痛,連說笑和吃飯都受影響。

    人體的嘴唇周圍一圈發紅的區域叫“唇紅緣”,它的濕潤全靠局部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少量發育不全的皮脂腺來維持。由於秋季濕度小、風沙大,人體皮膚黏膜血液循環差,如果新鮮蔬菜吃得少,人體維生素B2、維生素A攝入量不足,就會幹燥開裂。

    有些人為了滋潤口唇,喜歡用舌頭去舔,其實這是一種不良的壞習慣,因為舔唇隻能帶來短暫的濕潤,當這些唇部水分蒸發時會帶走嘴唇內部更多的水分,使你的唇陷入“幹—舔—更幹—再舔”的惡性循環中,結果是越舔越痛,越舔越裂。再說,唾液裏麵含有澱粉酶等物質,風一吹,水分蒸發了,帶走熱量,使唇部溫度更低,澱粉酶就粘在唇上,會引起深部結締組織的收縮,唇粘膜發皺,因而幹燥得更厲害。嚴重者還會感染、腫脹,造成痛苦。

    一旦口唇幹裂也不必驚慌,首先要改掉不良的舔唇習慣。其次,平時還應該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梨、荸薺等有生津滋陰作用的食物。當然,也可同時服用維生素A或B,這樣口唇幹裂很快就可痊愈。

    進入冬季後,因氣溫低、幹燥等原因嘴唇容易幹裂。從飲食上分析,由於新鮮蔬菜吃得少,人體維生素B族等攝入量不足,嘴唇也容易幹裂。

    防治冬季嘴唇幹裂,可以從飲食上進行調整,多吃新鮮蔬菜,如黃豆芽、油菜、白菜、白蘿卜等等。如覺得嘴唇幹裂,不要總用舌頭去舔,這會加速幹裂的發生。有需要的話可以佩戴口罩,以保持嘴唇的溫度和濕度。

    中西醫共同建議:

    1.使用護唇膏。冬季無論男女都應嗬護雙唇,使自己健康地度過寒冷的冬天。

    2.攝取維生素B族,多食新鮮蔬菜等。

    3.補充水分。充足的飲水量,對於人體機能的均衡有極大的幫助。

    4.少舔嘴唇。短暫的濕潤,會引起唇黏膜發皺,加劇幹裂,嚴重者還會繼發感染、腫脹。

    5.隨手油脂保濕不錯。人們身邊隨處能找到的搽臉油、香油或其他食用油(也可用蜂蜜或凍瘡膏),可以用棉簽蘸塗抹到嘴唇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濕作用,有些時候比起潤唇膏效果更好。

    唇部按摩法

    唇部一直是女性們刻意美化的重點,但除了使用口紅以外,唇部其實跟臉一樣還需要特別的關照與護理,特別是在寒冷、幹燥的冬天。不然的話,幹裂、脫皮、沒有彈性的唇部再怎麽描抹也難以漂亮。

    原來,我們嘴唇上的皮膚組織非常單薄,隻有軀幹、四肢皮膚的1/3,而且它本身沒有汗腺和皮脂腺,所以對幹燥的空氣自然就特別敏感。要保持唇部的潤澤,最好的方式就是按摩,通過血液的補給,讓它變滋潤。

    唇為口腔之屏,是比較特殊的部位,它不是皮膚,又不是口腔黏膜,它的汗腺退化,皮質脂也基本消失,自身沒有東西分泌,來保護和滋潤,加之質地脆薄,抵抗力不強,所以容易幹燥。另外,口唇周圍有豐富的肌肉參與麵部的表情、咀嚼及語言表達等多種活動,故口周容易出現皺紋,按摩口唇是一種安全、可靠的美容方法,它既能防止燥裂、保持口唇的美麗光澤和色彩,還能通過按摩使口周肌肉靈活,動作自如,消除皺紋,從而使嘴唇更富有魅力。

    一、基本操作法

    仰臥位:

    1.用兩手中指或食指分別沿兩嘴作半圓形推運l~2分鍾。

    2.用兩手食指指腹按壓兩側口角10~15次。口角有皺紋者可加用一指禪推法在局部重點操作。

    3.用指揉法在口周操作1分鍾。要求力度要輕,但按揉要充分。

    4.用雙手食、中二指自下頰中部經口周向顴弓方向推10~15次。

    5.點按承漿、牙關、頰車穴各20秒鍾。

    俯臥位:

    1.用振法及掌推法在背部脊柱兩側操作2-3分鍾。

    2.點按脾俞、胃俞、膽俞、膈俞各半分鍾。

    二、加減操作法

    1.對因年老、體弱、久病等引起口唇色淡無澤或發紫者可加補益牌腎,調理氣血的手法。

    仰臥位:

    用掌振顫法於腹部操作5~10分鍾,繼而摩神闕及關元穴各半分鍾。

    俯臥位:

    (1)按揉心俞、肝俞、腎俞穴各30~50次。

    (2)捏脊6次。

    2.對因陰液不足引起口唇幹燥,皸裂者可加用滋陰益腎的手法。

    仰臥位:

    用一指禪推法於關元及中極穴操作2~3分鍾。

    俯臥位:

    按揉三焦前、腎俞、關元俞穴各50次。

    3.對因心脾積熱引起口唇反複腫脹、糜爛、起皰疹者,可加用清熱調氣的手法。

    俯臥位:

    用掌推法由上而下推脊柱2分鍾,繼而按揉大椎穴50次。

    坐位:

    按揉合穀、曲池穴各50次,繼而拿肩井穴3~5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