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態型企業需要完成一個體係的建立及內部循環。在外部看來,生態型企業體現為圍繞某類特定用戶的需求場景,提供優質的、全方位的產品及服務,給客戶在交易及體驗過程中都能帶來良好感受;在內部看來,生態型企業體現為對所有產業相關資源的內部整合、多邊關係重塑、業務鏈條的全麵優化,形成內部不斷自循環、迭代創新、內部組合成本低於外部交易成本的新格局。

    打造生態型企業,就要實現若幹核心資源的內部閉環。其中包括人才生態、組織生態和用戶生態。同時,還需要塑造生態文化。

    工業時代,更多的是“戰略版圖決定組織版圖,組織版圖決定人才版圖”,現在企業的管理邏輯被倒過來了,更多的是“願景驅動人才,人才驅動戰略”。生態型企業特別需要建立新型的人才觀。

    3.1.1培育人才生態的三部曲

    生態型企業中人才的養成邏輯側重於對人才主觀能動性和潛能的激發。生態型企業的邊界有多廣袤,取決於生態體係中每一個經營決策者的膽識和能力;生態型組織的效率、客戶滿意度水平有多高,也取決於生態中每一個功能、產品提供者的能力水平。生態型組織以“聚攏人、培育人、激發人”為理想,模糊組織邊界,將組織打造為以人為本的生態集群,通過更緊密的治理結構、利益關聯和文化引導不斷吸引並深度綁定生態領軍人才,扶持每一個生態單元做強做大、創新創利,依靠人的成長性支撐生態的成長和進化,使“人”的未來成為組織的未來、生態型企業的未來。生態型組織是領軍人才聚攏的高地,要成為生態型企業,首先要成為“人才奔騰,產業洶湧”的人才集團。

    當然,作為生態型企業、組織中的個體,應該轉變理念、持續修煉。轉換經營思維和視角,站在整個企業、行業、產業的更大的視角和更宏觀的立場,立足於企業戰略和生態發展來思考和決策,最大化地釋放自己的效益。新時代的人才特質轉變。

    生態型的企業要培育人才生態、需抓好聚攏人、培育人和激發人這三個關鍵環節。

    1.聚攏人

    生態型組織首先應該是願景吸引人,將一群頂尖的優秀的人或有卓越潛質的“自燃型”人才聚在一起,形成共同開創大業的人才格局。其次,可以成立產業商學院,這成為生態型企業吸引人才的不二之選,即形成依托於產業,通過將組織內部資源能力開放的方式,聚攏行業內人才的載體。

    這樣的學院可以是實體的大學,也可以是企業級商學院,甚至可以是社群、人才聯盟;這樣的學院可以是免費公益的,也可以是部分盈利的。生態型企業需要從整個產業最重要的環節入手,打磨出這個領域的“黃埔軍校”。通過文化價值觀傳播、知識及技能傳播,形成在產業內部對人才的強大號召力及吸引能力,形成一種真正能夠吸引人才的價值資源體係;並沿著產業生態進行人才的培養布局,形成人才與人才間的有效互動關係。我們試想,一個產業的各環節上都分布著一批價值觀一致、專業精進、互利互助的管理團隊,同行的人與要去的地方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這樣的人才經營起的內部價值一定會形成人與人間的“1+1>2”效益。

    2?培育人

    生態型組織天然具有搭建“開放、共享知識技能庫”的條件,以空前的信息廣度、資源強度為員工提供裂變式成長的環境,由組織引導整體的培育方向,人才依據自己的能力領域及興趣愛好自主選擇提升的路徑。培育中強調理論化與實踐化相結合,員工的“被培育者”與“培育者”雙重身份,即員工同時也是培育內容的生產者,不間斷進行價值輸出。由此,生態型組織不僅變成大學、黃埔軍校,更是變成讓將軍功成名就的疆場、年輕人才快速實現事業成就的夢工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