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廣東香山(今中山市)人,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

    孫中山幼年時家境貧困,在辛勞苦難的童年,他親眼看到清朝的差役來到翠亨村催糧逼稅,村裏的三家富戶虐待打罵奴婢……心裏不禁發問這是為什麽?不合理的封建製度和封建傳統習俗,使他那幼小的心靈萌發出憤慨和不平。

    19世紀60年代,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不久,翠亨村裏有一位曾經跟洪秀全打過清軍的老兵,名叫馮爽觀,他很是喜歡孫中山這個孩子,常常把太平天國的故事講給孫中山聽。8歲的孫中山聽到金田起義,定都天京,天王殉難這些革命逸聞後,無限景仰太平天國的先烈們,革命的種子,從小便在孫中山的心裏埋下了。

    1886年,他進入廣州博濟醫校就讀,1887年轉入西醫書院,在這裏,他可以自由地表白政治見解。畢業後,孫中山先後在澳門、廣州開業行醫,他醫術精湛,不久就成為知名的良醫。孫中山以行醫為名,結識了一批愛國青年,共同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開始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動。1894年11月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經孫中山組織在檀香山正式成立,入會的誓詞明確提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聯合政府”,這是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第一個綱領的雛形。1895年,興中會發動的起義失敗後,孫中山成了被通緝的流浪者。困難可以激發先驅者的智慧,挫折隻會堅定革命家的決心。1905年,孫中山倡議將分散的革命團體統一起來,8月在日本東京成立了同盟會,並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也是當時中國最先進的政治思想,推動了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

    孫中山為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經過一生不懈的努力,終於推翻了在中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製度,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1911年,中華民國建立後,孫中山被推選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他正式宣誓就職。

    地位雖然變了,但孫中山仍然甘當人民公仆,力主“天下為公”。他是艱苦樸素的表率,廉潔奉公的楷模。他的衣食住行,一點也不搞特殊化。他把總統府設在舊兩江總督衙門。他的辦公室是普通平房。負責總務的同誌,提議給他添置一張沙發,他堅決拒絕,嚴肅地說:“革命尚未成功,我們仍需艱苦樸素!”總務沒有辦法,隻好給他置一把藤椅。當時政府官員,除食宿由臨時政府供給以外,每人每月隻發給軍用券三十元。孫中山先生也從不例外。

    有人曾推薦孫中山的大哥孫眉出任廣東省都督,孫中山堅決反對。他說:“祁黃羊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然餘今日卻要避親了。因兄不勝都督之職,恐貽國民之大事,誤我革命之前程。”他又麵見大哥,說:“大哥忠於國民革命,毫不吝惜錢財,多次資助國民革命軍,弟銘記於心,革命黨人亦不會忘記!兄無出任都督之才略,萬望不要出任!”孫眉點頭稱是。

    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篡奪。在內外壓力下,孫中山不得不讓步,僅僅幹了三個月,就被迫辭去了臨時大總統職務,在艱難的處境中,孫中山表示,隻要此身尚存,此心不變,決心“再舉革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