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南宋·員興宗《九筆集·附錄·府判王公頤祭員興宗文》:“在廷熟視,噤若寒蟬。公獨擊之,奮吾老拳。”意思是說,在朝庭上仔細一看,眾人不敢作聲,猶如寒蟬。隻有員興宗一個人,奮勇出手,抨擊奸臣。

鄒韜奮《萍蹤寄語》:“他的話完了,台下有幾個人拚命地高聲鼓掌,而更多的人卻噤若寒蟬,麵麵相覷。”

“本意”像寒秋的蟬不再鳴叫,形容不敢作聲。

“錯例”

1.眾人禁若寒蟬(噤若寒蟬),生怕一言起風波,唯恐觸及神經,殃及選情,變得諸事不宜。

2.他生性霸道,狠決,淩厲,嗜血般的目光叫人禁若寒蟬(噤若寒蟬),每每以折磨她為樂。

3.他是不幸的,在人生的大多數光陰中,他一直伴隨著政治勢力的沉浮而左右搖擺,禁若寒蟬(噤若寒蟬)。其中,幾多委屈憤懣,幾多愴然心碎呢?

“分析”音同、形近而誤。“噤(jìn)”,閉口不作聲,如噤聲、噤若寒蟬。“禁(jìn)”,禁止,如禁賭、禁用、禁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