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左傳·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將能乎?”意思是說,長期作惡,不肯悔改,禍難是自找的。即便你想救他,又怎能做到?

《宋史·溫仲舒傳》:“若授以遠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惡不悛,恃遠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訴,甚非撫綏遠人之意也。”意思是說,若是任命他做一個管理邊遠百姓的官,他或許繼續作惡,不肯悔改,仗著地處偏僻,肆意毒害百姓,使百姓遭殃,竟沒法上訴,完全不符合安撫僻遠百姓的初衷。

“本意”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錯例”

1.倘若她怙惡不俊(怙惡不悛),她師妹便當以掌門人身分清理門戶。

2.念你們初次犯在我手上,饒一死,如再怙惡不俊(怙惡不悛),那就沒有這麽好說話了。

“分析”形近而誤。“悛(quān)”,悔改,如怙(hù)惡不悛(堅持作惡,不肯悔改)。“俊(jùn)”,形容相貌清秀好看,如俊秀、俊俏、這孩子長得好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