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南宋·朱熹《朱子語錄》卷一二六:“今之禪家,多是麻三斤、屎橛子之說,謂之不落窠臼,不墮理路。”意思是說,如今的禪宗僧徒,張口便是“麻三斤”“屎橛子”之類的胡說,自詡是不落俗套,自創新義。

《紅樓夢》第六十七回:“這‘凸’‘凹’二字,曆來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軒館之名,更覺新解,不落窠臼。”意思是說,“凸”“凹”二字,曆來用得最少,如今竟用它們來作樓館的名字,更使人覺得非常新鮮,不落俗套,別有新意。

“本意”比喻文章或藝術等有獨創風格,不落俗套。

“錯例”

1.憑借著對諷刺的偏愛,還有不落巢臼(不落窠臼)的故事與人物,他們總能讓觀眾為影片著迷。

2.奇瑞通過消化吸收諸多成功的設計元素,在B16達到了和諧統一,其內飾外觀煥然一新,不落巢臼(不落窠臼),頗給人驚豔之感。

3.書中人物關係複雜,親朋敵友變化多端,情節結構跌宕起伏,不落巢臼(不落窠臼),令人難以捉摸。

“分析”形近而誤。“窠(kē)”,鳥獸昆蟲的窩。“窠臼”,比喻現成的格式、老套子(多指文章或其他藝術品)。“巢(cháo)”,鳥的窩,也稱蜂、蟻等的窩。“巢臼”則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