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

    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自居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

    嬰兒是一含真氣,十月胎圓入聖機。

    湘子被張千推了出門,影身往裏麵就走,又立在筵前。退之道:“我打發你出去了,如何又走進來?我且問你,世上有三樣道人,你是那一樣?”湘子道:“大人,我是五湖四海雲水道人。”退之道:“常時來的道人,我問他‘雲水’二字,都講不出來,你且把這二字講來我聽。”湘子道:“大人先講,貧道後說。”退之道:“我說天上的黃雲、黑雲、青雲、白雲、紅雲、祥雲,就是雲。”湘子道:“這都是濁雲。”退之道:“我說天上下的雨水、地上有的井泉水、五湖水、溪澗水、四海水,便是水。”湘子道:“大人說的雲都是濁雲,水也是濁水。”退之道:“你講雲水來我聽。”湘子道:“我這雲水,出在海東敖來國,有一個白猿,收在石匣中,吹一口仙氣出來,我將肉身坐在那上邊,一時間東風刮得西邊去,北風吹得往南行,心似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西東。”退之道:“天下水皆東流,如何說西流?”湘子道:“孽水隻東流,我這仙水可以東流,亦可以西流。”退之道:“雲散水枯,歸在何處?”湘子道:“雲散月當空,水枯珠自現。”退之道:“你閑遊海上,淘得幾句說話在肚裏?我也不問你了,你快些去罷!”湘子道:“貧道為化齋充饑而來,與列位大人說了這一日,卻不曾得些齋飯,怎麽就打發貧道去?”退之道:“張千,取一碗冷飯賞他!”湘子道:“蹴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呼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大人不舍得齋便罷,怎麽說個賞字?”林學士道:“這是韓大人不是了。”張千叫湘子道:“先生,飯在此,快些吃了去罷,不要隻管胡纏!”湘子道:“既蒙賜飯,再賜一葫蘆酒何如?”退之道:“酒乃出家人所戒。既與汝飯,又思量要酒,豈不是貪得無厭?”湘子道:“不瞞大人說,我師父在碧霞洞修煉,化些酒與師父止渴。”退之道:“張千,再與他些酒。”湘子道:“既然有酒,再化桌麵一張。”林學士道:“韓親家,便把一張桌麵與那道人。”退之叫張千、李萬抬桌麵與湘子。湘子道:“長官,煩你再說一聲,既有了桌麵,沒有一個立著吃的道理,須與一個坐兒。”張千稟退之道:“風道人說有了桌麵,還少一個坐兒。”退之道:“你去拿金釘馬凳來,看他坐也不坐。”張千便取馬凳,遞與湘子。湘子道:“貧道隻求一把交椅,不要這凳。”退之叫張千道:“你取那虎皮交椅與他,看他敢不敢坐。”張千連忙掇了張交椅,放在湘子背後。湘子見是虎皮交椅,曉得是退之公座上坐的,就挺身坐在上麵。拍動漁鼓,唱一個道情道:

    衲頭勝羅袍,腰間金帶不如我草絛。我在蒲團上拍手嗬嗬笑,大人早朝,丹墀拜倒。雙丫髻勝似烏紗帽,我逍遙清閑快活,終日樂滔滔。

    退之道:“汝上不拜君王,下不養父母,遊手遊食之徒,飄零浪蕩之子,穿一領破衲衣,遮前遮不得後,掩東掩不得西,怎敢這般無狀?”湘子道:“大人休笑我這件衲襖,我有個《古衲歌》,唱與列位大人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