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歐洲,在中日兩國同處的亞洲地區,區域集團化的發展卻比較緩慢。在東亞地區國家之間,由於其政治經濟製度、曆史文化傳統、現實發展水平和各自與地區外強國的關係等方麵不同,目前還難以形成一個類似於歐盟那樣有效的共同體,還缺乏一個能夠讓中日在其中發揮作用而又能夠製約兩國關係的多邊合作機製。也正因為如此,有很多人認為亞洲不同於歐洲,東亞不同於西歐,中日關係也不同於法德關係,因此認為二者之間根本就沒有可比性。但不論亞洲與歐洲有多麽不同,中日關係與法德關係有多麽不同,以法德為主導的歐盟的發展至少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它不但使兩個過去曾互為仇敵的國家消除了宿怨,而且領導幾乎整個歐洲走上了一條繁榮發展的道路。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趨勢的加強,東亞地區或早或晚都會向著類似的方向發展,隻不過我們需要人為地去推動其更快地向著這個正確的目標前進。

    不過應該感到欣喜的是,在東亞地區也已經出現了一些多邊合作機製的雛形,如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東盟地區論壇(ARF)、東盟與中日韓三國的“10 3”機製及脫胎於此的中日韓三國首腦會晤機製、中國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區等等,也存在一些諸如圖們江流域地區和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地區等次區域經濟合作。此外,日本等一些東亞國家也多次提出建立“東亞共同體”的設想和主張。但是,同時也應該感到遺憾的是,以上這些機製存在嚴重不足,或者是有地區外強國參加並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而使中國和日本在其中難以發揮主導作用,或者並不是包括中日兩國都在內的合作,或者涉及的領域比較單一而對國家總體關係缺乏有效製約,或者在組織機構上還缺乏製度化的強製措施,或者有些設想和主張太過於理想化而缺乏實際可操作性。甚至,還存在著一些包含有政治意味和排斥某些國家參加的地區合作,例如目前在美國主導下正在形成中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就邀請日本參加而將中國排斥在外,這樣肯定會不利於中日之間的合作,當然也不利於東亞地區的合作,因為不能想象排斥中國或者排斥日本而形成東亞地區真正的合作。因此,克服現有合作機製的不足,謀求建立一個中國和日本共同發揮主導作用並包括大部分東亞國家在內的綜合性多邊合作機製,是中日兩國麵臨的共同任務,同時也是東亞地區走向合作的必經之路。

    三、對未來的展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