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何建立起一個由中日兩國共同主導的東亞多邊合作機製,還有很多困難,例如中日兩國如何對待美國等地區外強國、如何在東亞國家麵前樹立中日合作而不是對抗的形象,以及如何增加東亞國家對中日共同承擔東亞地區責任的信任、如何協調多樣化的東亞各國的相互關係等等。不過,中日兩國至少在公開的政策層麵上已經表明了在地區問題上進行合作的意向,如日本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提出了“世界中的日中關係”的概念,試圖將中日關係放在一個更大的世界範圍內來定位,希望與中國在一些地區和全球性問題上進行合作。中國領導人也多次表示了基本相同的看法,如1992年1月中國外長錢其琛在會見日本外相時表示:“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中日兩國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與磋商,共同為本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這是我們的責任。”1994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會見日本首相時說:“中日兩國作為本地區重要國家,在和平與發展方麵肩負重大責任,雙方應當高瞻遠矚,站在地區和全球的高度,麵向21世紀,推動兩國在廣泛領域的合作取得紮紮實實的進展,為人類的進步與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中日兩國領導人在1998年11月的《中日聯合宣言》中也指出:“雙方認為,中日兩國作為亞洲和世界有影響的國家,在維護和平,促進發展方麵負有重要責任。雙方將在國際政治、經濟及全球性問題等領域加強協調與合作,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及人類的進步事業做出積極貢獻。”2008年5月兩國首腦簽署的《中日關於全麵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中也同樣強調了雙方的合作,雙方承諾將增進政治互信,促進入文交流,在能源、環境、金融、知識產權等更廣泛領域進行合作,共同致力於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以及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的挑戰等等。

    也就是說,中日兩國都有合作的願望,當然也為此展開了一些活動,不過這些還遠遠不夠,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具體去落實雙方的合作意向,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具體去推進建立一個中日兩國能夠共同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東亞多邊合作機製。

    二、東亞現有合作機製的不足

    20世紀90年代之後,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出現,世界各個地區區域集團化的趨勢也有所加強。在這一趨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歐洲聯盟的擴大與發展,歐洲大部分國家都被或即將被納入其中,使其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已經具有了一個準國家的性質。在歐盟內部,雖然仍然存在著不同的國家主權,這些國家之間的關係也並非沒有問題,但聯盟共同的利益正在超過或克服國家之間的一些分歧。尤其是在歐盟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法國和德國,在過去的100多年中曾多次兵戎相見,積怨甚深,但在歐盟內部兩國的分歧已顯得微不足道,兩國對整個聯盟的共同利益和責任已遠遠地超過了兩國的分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