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靖國神社及其這一問題的由來

    神社,是日本民族本土宗教神道教舉行活動的場所,也是絕大部分日本國民進行祭祀、祈願等精神活動的場所,因此在日本各個地方幾乎都可以看到大小不一、繁簡各異的各種神社。然而,靖國神社卻是這些眾多神社中的一個例外,因為長期以來靖國神社與曆史和政治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圍繞靖國神社的問題不但在日本社會引起了各種爭論,而且也成了日本與中國等一些亞洲國家之間的一個外交問題。

    靖國神社的前身是於1869年建立的“東京招魂社”,在當時主要是為了祭祀在明治維新內戰中為新政府而戰死的軍人,不過當時被祭祀的人數僅有7000多人。1874年5月,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新政府第一次對外用兵,即以琉球漁民在台灣遭殺害為由入侵台灣,與清政府軍隊之間爆發戰爭。半年之後,戰爭結束,日軍退出了台灣。1875年2月,日本政府將這次戰爭中死去的軍人也祭祀於東京招魂社,而且明治天皇也出席了招魂儀式,這是以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的名義第一次為對外戰爭中死去的軍人所進行的祭祀活動。

    1879年,由明治天皇建議,東京招魂社被改稱為靖國神社,並改由軍隊直接管理和控製,其級別更是遠遠高於其他神社,享受日本皇室的特殊待遇。據說,“靖國”之稱還是取自於中國的《左傳》一書,意為“守護國家”或“安定國家”。也就是從此時開始,靖國神社就變成了日本明治維新政府未來戰爭機器的一部分,即為鼓勵和動員日本國民參與對外侵略戰爭發揮了巨大的精神作用,乃至成了軍國主義的象征符號之一。

    隨後,日本先後對外進行了一係列侵略性戰爭,如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的侵華戰爭、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的太平洋戰爭等等。在這些戰爭中戰死的近250萬日本及其殖民地的軍人都作為“靖國之神”被供奉在了靖國神社之中,而且這裏還修建了很多忠魂碑、軍人塑像及戰爭紀念館,向人們展示所謂日本軍人的武勇與悲壯。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在靖國神社由日本天皇主持儀式,為那些死去的軍人進行祭祀和表彰,並對陣亡者的遺族給以安慰和撫慰。因此,這裏實際上已經成為日本宣揚“忠君愛國”思想的一個重要場所與精神支柱。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根據美國占領軍的政策和日本新憲法中的政教分離原則,靖國神社被剝奪了特殊國家機構的地位,變成了一個類似於普通神社的宗教法人。但是,曆史上的特殊地位仍然使其不同於一般的神社,這裏還是讓許多日本人有了對過去的一種曆史記憶或曆史聯係。從20世紀50年代起,日本的一些政治勢力就不斷向日本政府施加壓力,要求重新將靖國神社改為國家機構,恢複天皇和政府人員的正式參拜,60年代末以後自民黨政府又多次提出恢複其地位的法案,但是都由於遭到日本在野黨及社會進步勢力的反對而未能成功。於是,這些政治勢力就不斷推動日本政府公職人員的參拜,試圖以此為恢複靖國神社的地位而造勢。從1975年起,大部分的日本首相都以私人身份在靖國神社每年進行春秋兩次主要祭祀活動時參拜了靖國神社,為此曾引發日本國內的一些爭議,但是這些爭議主要是從這種參拜是否違反日本憲法中關於政教分離原則而展開的。1978年10月,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4名甲級戰犯也作為“昭和殉難者”被供奉於靖國神社之內,因此日本政府公職人員的參拜引起了日本社會進一步的爭論。為此,日本政府在1980年11月鈴木內閣期間曾發表了一個“政府統一見解”,認為不能否認政府公職人員正式參拜靖國神社有違反憲法的嫌疑。因此,在80年代前期,盡管有包括日本首相在內的日本政府公職人員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但是一般都采取所謂慎重態度,以私人身份而不是公職人員身份進行參拜。也正因為如此,圍繞參拜靖國神社問題雖然在日本國內有不同的意見,但是並沒有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尤其沒有成為外交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