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戰時期日本的亞洲外交

    (一)從“脫亞入歐”到“亞洲一員”

    日本從地理上來說顯然是一個亞洲國家,但是從近代以來它卻扮演了一個完全不同於其他亞洲國家的特殊角色。19世紀中期,日本同其他亞洲國家一樣,也曾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了國門,也同樣麵臨著淪為西方列強殖民地的處境。然而,日本國內的政治狀況卻很快適應了這一外界所強加給自己的變化,成功地進行了明治維新,製定了“文明開化、富國強兵、殖產興業”的基本國策,全麵引進西方的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社會、教育等基本製度,選擇了一條以歐美國家為榜樣的發展模式,最終不但避免了自己的殖民地化,反而成為了西方列強中的一員。

    支持日本近代以來全麵西化政策的意識形態,就是所謂“脫亞入歐”的思想,即擺脫停滯落後的亞洲而追趕和加入在經濟上和軍事上強大的歐美國家的行列。不過,所謂脫亞入歐卻並不是完全擺脫和不需要亞洲,而是認為應該給予日本優越於其他亞洲國家的地位,即日本應該在亞洲占據主導地位,並通過改造亞洲來實現亞洲各國在日本領導下的合作,以阻止歐美列強對亞洲的殖民占領和統治。提出這一思想的是在日本近代史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和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他在其著名的《脫亞論》一文中寫道:“我國不可猶豫等待鄰國的開明來共同複興亞洲,毋寧脫離其隊伍,與西洋文明國共進退。即使對待支那、朝鮮的方式,也不可因係鄰國而特別客氣,必須以西洋人對待它們的方式加以處分。”

    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之下,日本確實擺脫了像其他亞洲國家一樣淪為西方國家殖民地的悲慘境地,但是在其強大並進入列強行列之後卻甚至比西方國家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地侵略和壓榨亞洲鄰國。從19世紀末期開始,日本依靠武力不斷對外侵略擴張,打出的旗號就是為了建立亞洲人自己的所謂“東亞新秩序”或“大東亞共榮圈”,這些設想的基礎同樣源於脫亞入歐的思想。

    直至1945年日本戰敗,日本半個多世紀對亞洲鄰國進行侵略擴張的勢頭才被遏製。日本不但已經不可能通過武力來占領和統治亞洲國家,反而自身的安全也需要由美國來提供和保證,戰後初期甚至被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直至20世紀50年代中期,日本才恢複獨立並加入了聯合國,開始回歸國際社會。與此同時,日本國內的經濟已全麵恢複至戰前水平,有些指標甚至超過了戰前水平。這種狀況使日本逐漸從戰敗的陰影中擺脫出來,謀求恢複與發展同其他國家的關係。其中,日本首先麵臨的就是如何修複和發展同亞洲鄰國的關係。

    鑒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徹底失敗以及戰前同亞洲鄰國之間不正常的國家關係,日本不得不重新審視其自明治以來的亞洲政策。1957年9月,日本外務省在其首次發表的《外交藍皮書》中,第一次提出了“亞洲一員”的外交政策,並將其作為日本外交的三大支柱之一,即不再提脫亞入歐,而是明確承認自己是亞洲國家,並且試圖以亞洲國家的身份展開外交活動以及改善同亞洲國家的關係。

    (二)冷戰時期日本亞洲外交的實質

    日本亞洲一員外交政策的提出,從表麵上來看是對其近代以來脫亞入歐外交政策的否定,但是實際上日本並非真正願意同亞洲國家平等地發展關係,而僅僅是在戰敗後所做出的一個外交姿態而已。戰後,日本已經不可能再像殖民主義時代那樣通過武力侵略亞洲鄰國以及奪取原料產地和商品及資本市場來實現自己進入歐美發達國家行列的目標,但是當時的亞洲國家仍然相對比較落後,所以日本仍然是將歐美國家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隻不過試圖通過經濟手段而非軍事手段來實現這一目標。正如日本成蹊大學教授加藤節所言:“戰後日本巧妙地利用憲法,放棄了一切軍事力量,把防衛重任放在了美國身上,一心一意謀求增強經濟實力,來和歐美平起平坐。戰後流行的‘現代化’論,目標就是歐美化。如此說來,戰後日本奇跡般的經濟複興和發展不過就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一直貫徹的‘脫亞入歐’路線的延續,即‘脫亞入歐’意識形態的經濟版。”也就是說,“日本在麵向亞洲時,很長時間隻是將其當做一個對象來看待,雖然身居其中卻並未將自己包含在其中”。

    當然,日本亞洲一員外交政策的提出,確實也有重視亞洲的一麵,不過主要是將亞洲視為戰後日本恢複和發展經濟的一個市場而已。由於地理上的便利,日本與亞洲國家在經濟上一直存在著比較密切的關係,但是戰後卻由於中日關係的不正常而使得日本失去了廣大的中國市場,於是日本在當時主要將東南亞作為其亞洲外交的重點,並且認為“東南亞對日本具有生死攸關的重要性”,“不恢複在東南亞的地位,就不能恢複日本在世界的地位”。1957年,剛剛就任日本首相的岸信介就明確表示:“複興了的日本經濟需要穩定的市場,東南亞對日本是很重要的”,因此“日本以自己的工業力量和技術支援東南亞新興國家,幫助其建立經濟基礎,以此擴大日本的市場,同時要加強同這些國家的政治關係。這是今後日本外交的方向。”正是基於這一政策,日本開始以戰爭賠償為主要手段進入東南亞市場,因為這種手段易於被東南亞國家所接受。到20世紀50年代末,日本先後同緬甸、菲律賓、印尼、南越等分別簽訂了賠償協定或經濟合作協定,通過這些協定日本為自己的商品和投資找到了出路,也取得了自己發展經濟所需要的資源,而且使得東南亞國家的經濟一步步地依賴於日本。後來,隨著歐美勢力的退出或收縮,日本終於占據了在東南亞市場的主要地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