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這本文集的來龍去脈。

    我自從1987年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學業、獲得博士學位以來,就與青年研究結下了不解之緣。我是國內第一批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共產黨宣言》與當代”。我的博士學位論文是《麥克唐納的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以後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以《麥克唐納社會主義新評》為書名在1989年7月出版。但是,畢業後我卻來到了新創建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工作,我的專業和研究方向就不得不發生了曆史性的調整。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是在中央團校的基礎上創辦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它寄予厚望,希望創建這所學校能夠培養出年輕的馬克思主義者、可靠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當時該校的招生也確是在全國範圍內經過各省團省委推薦、提前招收品學特別突出而且擔任過學校幹部的學生。當時有不少人戲稱這所學校是新的曆史時期培養骨幹的“黃埔軍校”,這不是沒有一點原因的。該校招收的唯一專業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每年招收200名學生,編成四個班。這在當時,是全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中招收學生最多的單位。每屆學生分為兩個係,三個班的學生屬於青年工作係,一個班的學生屬於少年工作係。自從1988年10月,我就進入當時的青年工作係,開始擔任係主任,後來兼任係總支書記。自從1993年該校招收其他專業,青年工作係與少年工作係合並為青少年工作係,我仍然擔任係主任兼總支書記。最後又擔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主編,直到1996年離開該院,轉入清華大學工作。我在這所學校工作了整整9年。我被這所新創建的學校的教育事業所振奮,全身心地投入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事業上。因此,我用了大約5年的時間轉向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這期間參與了中央和政府有關機構設計的全國青年狀況的調查,擔任所有青年學科的課程教學,參與全國範圍的青年研究學術活動,始終擔任全國共青團幹部培訓班的教師。

    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工作期間,我投身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事業,這份事業也成就了我的專業發展。我的研究和教學領域拓寬了,不僅成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代表性學者,也成為中央團校培訓班的經常性的講座教師,也是共青團中央北戴河培訓基地堅持20年的培訓班教師,也是在全國共青團和各省團校活躍的教師之一。我帶頭創辦了全國共青團院校青年學科教學研究會(1989年10月),每年定期召開學術研討會,促進共青團院校的交流;我和陳立思教授編寫了教育部的重點教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我先後作為我國青年研究領域的代表出席“世界青年社會問題研究會年會”(1989年、保加利亞·瓦爾納)、聯合國秘書處籌辦的“95世界青年指導者會議”(1995年、韓國·首爾)並分別做主題發言(英文);1993年我作為全國青年聯合會參加香港和內地青年交流大會的三個主題發言者之一,並回答香港青年代表的提問,為香港回歸做好青年方麵的思想溝通等準備工作;我和青少年工作係的教師攜手共同推進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科研、教材編寫、骨幹教師的培養工作;我積極籌備了申報設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的工作,並得到國務院相關評議組專家的高度認同(1995年);我在該校新開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課”是當時高校唯一的以此名字命名的課程,獲得北京市1994年個人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995年評選為全國共青團院校“優秀教師”;1995年我編著的《中國人權狀況報告》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並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發行會上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著名播音員夏青朗誦了我撰寫的部分文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