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80年代:在激烈震蕩中靠近時代主旋律

    在新時期的20年裏,青年思想發展的脈絡,大體上明顯地呈現兩個發展階段:前10年的特點是在激烈震蕩的變奏中塑造著時代的主旋律,後10年的特點是在平穩的推進中形成新的態勢。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打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先河。“四五運動”的平反,激起許多青年參與政治的積極性;高考製度和研究生製度的恢複,又激起了青年學習成才的潮流。在社會上積累了10年的青年人才,向高等院校和城市匯集。青年以天下為己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形成了投身改革的主旋律。

    在曆史與現實對比之下,青年回想起在“文革”中的熱情追尋卻一無所獲,甚至受到嚴重損害。痛定思痛,必在事後,因此形成了名噪一時的“傷痕文學”,一半是對“文革”的挽歌,一半是對未來的思考和追求。總的來看還是起了積極的作用。

    社會政策和社會生活發生的大變革,促使青年深刻思考。極少數人以極端主義的態度在所謂“西單牆”上冒出不和諧的雜音。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也出現了懷疑和反對黨的四項基本原則的思潮。鄧小平同誌1979年3月30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就是對這些危害匪淺的雜音的第一次回答。這為青年在政治思想上指明了方向。

    然而,更加深層次的問題還是繞不過人生觀問題。1980年由某些報刊發端的所謂“潘曉來信”引起的關於“人生意義的討論”,是青年思想上的一次深刻的思索和爭論。這個討論的後半期,由於引導失誤,並沒有達到激發青年投身改革的積極作用。討論中出現的“人的本質是自私的”,“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等社會達爾文主義觀點沒有得到應有的分析和批判。這就留下了許多消極的思想因素。

    投身改革、推動改革畢竟是新時期青年思想的主流。這一思想主流的最早體現,是清華大學化工係學生1980年4月喊出的“幹社會主義,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強音。接著是北京大學學生1981年3月喊出的“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這是青年從思考到奮起,以實際行動投身四化建設的重大轉折。在這種狀態下,出現了張海迪“人生的意義在於貢獻而不是索取”的高尚精神;出現了富於理想、勇於獻身的大學生張華;出現了“一山兩湖”英雄群體。以“理解萬歲”的口號為代表的代際思想交流也健康開展起來了。1984年開展的關於生活方式問題的討論,進一步在生活觀念方麵解放了思想。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更激起青年對未來的憧憬。這些都匯成新時期青年思想的主旋律。

    但是,由於在對外開放和思想解放中,思想政治工作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被削弱,外來思想的衝擊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麵影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尼采和薩特的哲學、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東歐幾個國家的“多元化”和“民主社會主義”、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都對青年思想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一方麵青年力圖推動中國改革盡快進展,一方麵青年對中國極少數領導幹部及其子女的腐敗現象深惡痛絕,極為不滿。有的則在西方思想庫裏尋找武器。在正麵的思想理論工作較薄弱的情況下,青年思想呈現出極為複雜的狀況。作為結果,就是幾次學潮的出現。

    三、90年代:平穩進程中的新態勢

    對於青年思想來說,具有嶄新穩健麵貌的90年代,在思想上是以一次較大的學習和教育活動開始的;在行動上是以亞運會振奮起來的精神為序幕的。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之後,總結國內外驚心動魄的風波的教訓,全國展開了社會主義教育活動。在青年思想發展的進程中,這次思想教育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各級黨政部門密切配合,采取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新聞傳媒、舉辦學習班、參觀訪問、開展學術講座等形式,弘揚了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北京青年報》開辟的“社會主義好”的主題教育專欄連載,為青年所歡迎,在全國引人注目。青年學生、青年職工、青年機關幹部、青年農民都受到了一次難得的正麵理性教育。這次教育引發了最初的1990年青年愛國精神大勃發的“亞運精神”,引發了學習馬列、毛澤東著作,了解中國國情的熱潮,引發了“尋找毛澤東”的熱潮,大大增加了青年對黨的向心力,帶來了青年思想長期穩定發展的90年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