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理論從社會結構和社會環境的角度分析職業問題,主要包括人的社會化過程、職業角色、職業結構、職業發展變化趨勢、勞動力流動、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麵的內容,同時綜合研究各種社會因素如家庭、性別、受教育程度、社會政治、經濟、法律、政策對個體職業行為及社會職業發展的影響。為職業指導提供豐富的理論依據和有效的方法與手段。對個體職業生涯的研究是國外社會學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其中米勒(D。C。Miller)和福姆(W。H。Form)的研究有一定影響。他們把職業生涯分成職業選擇期、職業適應期、職業穩定期和職業衰退期四個階段。

    心理學家對職業指導的研究範圍也十分廣範,主要集中在個性差異、職業需要、動機、態度等方麵。社會學與心理學相結合,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理論。其中在職業指導研究與實踐中經常用到的有需要理論、動機理論、期望理論和挫折理論。

    (一)需要理論

    1.職業需要及其類型

    根據心理學所揭示的規律,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支配的,而動機則是由需要引起的。一般說來,人們的擇業行為也是在某種職業動機的策動下為了達到某個職業目標而發生的。

    所謂職業需要是指一個人對從事某種職業的渴求或欲望。它是個體獲得職業並在職業崗位上取得成就的積極性源泉。

    自從社會出現了分工,就出現了職業需要。原始“職業需要”實際上隻是一種生存的需要,勞動被看作是一種痛苦的事情。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不斷分化和產生,賦予了職業需要以新的內容。職業是多種多樣的,人們對職業的需要也不盡相同。根據職業需要的發生過程可以區分為自然性職業需要和社會性職業需要;根據需要所指向的對象,可分為物質性的職業需要和精神性的職業需要。

    (1)自然性職業需要和社會性職業需要。如果一個人的職業需要隻是為了謀求那些保持或維持自己的生命及延續後代的條件,那麽這種職需要隻能是自然性職業需要。人是大自然的產物,決定了它永遠不能擺脫自然界的製約。沒有任何自然性的要求,個體就不能生存和延續後代。因此,自然性職業需要是保障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在野蠻時代,勞動過程不能給人以幸福和滿足,那個時代的職業需要主要表現為自然性的職業需要。當然,人類滿足需要的方式和手段已經不同於他的動物祖先了。動物隻是靠周圍環境中現成的天然物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它的生理組織預先決定了它所需要的物品範疇,在滿足方式上無所顧忌,表現出動物所固有的自私性、排他性、野蠻性、殘忍性和貪婪性。而人無論在滿足需要的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是社會曆史發展的產物,依賴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受社會生活條件的製約。

    社會性職業需要,是在社會職業活動中形成的對人類文化的欲求,對政治和交往活動的欲求等。如成就的需要、社會讚許的需要等等。人們所處的社會生活製度和經濟地位不同,社會性職業需要也就不同。社會性職業需要得不到滿足,雖然人的生命不會因此而受到損害,但會使個體產生一種不舒服、不愉快的感覺。十年動亂中,許多科學工作者去當清潔工、高級管理人才去當門衛,實際上是剝奪了他們的社會性職業需要,而使他們非常痛苦、失去心理上的平衡。

    (2)物質性職業需要和精神性職業需要。物質性職業需要表現為在職業活動中對物質文化的欲求。包括衣食住行等許多方麵,是人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欲求,也是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礎。人的精神性職業需要,是個體對職業活動中精神文化方麵的欲求。如掌握知識的願望、認識的需要、對美的享受的需要、自我發展和創造欲望的滿足等等。在職業活動中,一個人的物質欲望得到了滿足,也為其精神需要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環境。而且職業活動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享受。在共同的職業活動中,會促進與他人的感情的交流,產生滿足感和歸宿感。職業活動的結果會使人產生成就感。在職業活動中,人們會看到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增加效能感和責任感,從而會使一個人的精神更加充實。那些不勞而獲的人往往是精神空虛的人。

    此外,還可根據職業需要的可行性程度,把職業需要分成合理的職業需要和不合理的職業需要。職業指導幫助個體客觀科學地分析職業需要的合理性,鞏固合理的需要,放棄不合理的需要。

    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美國心理學馬斯洛(A·Moslow),1943年出版了《人的動機理論》一書。他認為人類價值體係中有兩類不同的需要,一類是低級需要,一類是高級需要。並按其重要程度和發展順序把人的需要從低級到高級分成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心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馬斯洛認為,“人是永遠有需求的動物”,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優先的。如果一個人為生理需要所控製,那麽其它需要均會被推到次要地位。“對於一個處於極端饑餓的人來說,除了食物沒有別的興趣。”我國管子所說“衣食足則知榮辱”也是這個道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