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業發展理論的基本觀點

    職業發展理論是研究人的職業心理與職業行為成熟過程的理論。這個理論認為,職業發展在個人生活中是一個連續的、長期發展的過程。職業選擇不是個人生活中麵臨擇業時的單一事件,而是一個過程。人們的職業態度和要求也並不是麵臨就業時才有的,而是在童年時期就開始孕育職業選擇的萌芽,隨著年齡、經曆和教育等因素的變化,人們職業心理也會發生變化。職業發展如同人的身心發展一樣,可以分成幾個既相區別又相聯係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不同的特點和特定的職業發展任務。如果前一階段的職業發展任務尚未很好完成,就會影響後一階段的職業意識與行為的成熟。最後導致職業選擇障礙。職業指導的任務是要注意考察人們職業發展階段和他的職業意識與行為的成熟水平,指導人們通過各種途徑增進對職業、職業選擇、實現職業目標的途徑與方法的認識。

    這一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薩帕(D。E。super)和金茲伯格(E。Ginzberg)。

    薩帕提出的關於人的職業心理與職業行為成熟過程理論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人的才能興趣和人格各不相同,因而適合從事不同類型的職業。

    (2)人們的職業偏好心理與從業資格、生活和工作的境況及其自我認識,都隨著時間、經曆和經驗的變化而改變。從而使職業選擇行為和心理調適成為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

    (3)人的職業行為可以分為不同的階段,包括成長階段、探索階段、確立階段、維持階段和下降階段。

    (4)個人的職業生活受其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個人智力、人格及其機遇的影響。

    (5)通過指導有利於人生發展的更好進行。

    (6)個人的職業發展過程是“自我概念”(對自己的認識)的形成發展和完成的過程,也是主客觀的一種折衷調和過程。

    (7)工作與生活的滿意感,與個人的才能、興趣、人格特質和職業價值觀密切相聯係。

    薩帕的職業發展理論為職業指導理論的豐富與發展做出了貢獻。特別是他指出的職業發展的五個階段,對處於不同職業階段的人的職業指導和職業決策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這五個階段的特點分述如下:

    成長階段(1—14歲)。這個時期的個體是通過在家與學校中的遊戲、想象和模仿來發展自我概念,認識社會的。其中4—10歲為幻想期,常常扮演幻想中的角色。11—12歲為興趣期,興趣成為影響兒童活動的主要因素。13—14歲為能力期,這時更多的考慮任職條件和自身的基本能力訓練。

    探索階段(15—24歲)。這一階段的個體開始嚐試職業角色,認識不同的職業,並不斷改變對職業的期望。其中15—17歲為試驗期,個人對自身的需要、能力、價值、就業機會都有所考慮,並據此進行試驗性的嚐試。18—21歲為過渡期,是個體進入勞動力市場或專門訓練機構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時期。22—24歲為嚐試期,個體選擇一種自己認為適合自己特點的職業,並試圖把它作為終身職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