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作為一個既重要又廣闊的領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諸多學者的高度重視。許多學科都在研究職業、職業選擇及其有關問題。諸如,經濟學,特別是就業理論和勞動經濟學;社會學,特別是其分支職業社會學、勞動社會學和工作社會學都把職業作為其研究對象;管理學,包括時間動作分析、勞動與職業管理學,以職業人員為主要對象的行為科學、人力資源開發等也在討論人與職業的關係問題;心理學,包括對各種職業進行心理條件分析、對人的職業能力與意向的心理測定、職業滿意度、從業人員的人際關係等;教育學方麵,研究教育培訓與人們獲得職業技能的關係,職業教育學科發展、現代“教育人性化”觀點,均是出於對人的職業生涯的研究得出的。這在客觀上已構成一個龐大的職業指導學科體係。

    在職業指導發展和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許許多多職業指導的理論,這裏介紹幾個對職業指導實踐影響較大的理論。

    (一)人職匹配理論的主要內容

    人職匹配理論是用於職業選擇、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的經典性理論,也稱特性與素質理論,最早由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帕森斯提出。1908年帕森斯在《選擇職業》(Cheosing a vaction)著述中指出了職業指導的步驟:“第一,應清楚地了解個體的態度、能力、興趣、智謀局限和其它特性;第二,成功的條件及所需的知識,在不同工作崗位上所占有的優勢、不利和補償、機會和前途;第三,上述二條件的平衡。”其含義是將個人的主觀條件與對個體有一定可能性的社會職業崗位相對照、相匹配,從而選擇一種職業。這一經典理論後由著名職業指導專家威廉遜(E。G。Williamson)等人進一步發展和定型。該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特征與能力特點,並與社會的某種職業相關聯。職業指導就是要幫助個人尋找與其特性一致的職業,以達到人與職業之間的合理匹配。這種人職匹配的過程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1)特性評價。評價被指導者的生理、心理特性,職業能力測驗,職業興趣評價,人格測驗,以及有關被指導者的家庭文化背景、父母職業、經濟收入、學業成績、閑暇興趣等,從而獲得全麵的材料,作出綜合評價。

    (2)職業因素分析。指分析職業的各種因素,包括各類職業內容、特點,提出對從業人員的具體要求。

    (3)個人特性與職業因素的匹配。根據被指導者特性評價與社會職業因素分析結果,對個人進行職業谘詢與指導,從而達到人與事的合理匹配。運用這一理論分析往往取得較好的職業指導效果,且成功率高。不足之處是這一理論忽視了人的整體性,忽視了人的社會心理對選擇職業的影響。

    人格類型與職業類型學說也屬於人職匹配理論。這個學說是美國著名職業指導專家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約翰·霍蘭德(John L。Holland)創立的,他把千差萬別的人格類型歸納為六個基本類型,同時把成千上萬的職業劃分為相應的六大類,每一人格類型對應於一個職業類型。

    下麵是六種人格類型及相應的職業類型:

    (1)現實型。這種類型的人喜歡有規則的具體勞動和需要基本技能的工作,但缺乏社交能力。適應從事的工作主要是熟練的手工工作和技術工作。如製圖員、司機、電工、機械工、運輸工、產業工人以及木工、瓦工、鐵匠、修理工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