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是人們處理問題時所依據的準繩。從某種意義上說,原則具有明確的規範性。職業指導的原則是職業指導活動應遵循的規範。我們認為職業指導應遵守以下四個基本原則。

    教育性原則要求職業指導活動必須從培養德智體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的方針出發,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和求職動機,培養優良的個性心理品質,打下堅實的知識與能力基礎。教育性原則是學校職業指導的首要原則。特別是在以下三個方麵發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

    (一)職業理想教育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崇高的理想可以點燃人們的激情,激發人們的才智,喚起人們奮發向上的熱情。職業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的職業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它反映人們的生活目的和為之奮鬥的目標,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實踐證明,職業理想是成就事業、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精神力量,一個人一旦樹立了正確的職業理想,就會正確地選擇職業,並激勵自己去克服職業活動中的困難,勇往直前地去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但是許多青年在職業選擇上帶有較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除了客觀條件的製約和社會輿論的影響外,主要是缺乏正確的職業理想。不少人隻顧圖眼前利益,講究一時的“實惠”,我們在對三、四年級222名大學生的擇業意向調查時發現,隻有26.3%的大學生願意選擇與自己所學專業相符合的職業。73.3%的大學生熱衷於“三資”企業、經商以及行政管理等所謂熱門職業。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發現,有些大學畢業生雖然選擇了“實惠”、“熱門”的職業(或畢業後改行從事“熱門”職業),一旦發現與自己所學專業毫無聯係或與自己個性不相符合就會陷入無限的煩惱,不僅給個人帶來痛苦,也給事業帶來損失。針對這種現象,幫助人們特別是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是十分必要的。職業理想教育就是要使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有一個正確的思想,即把個人願望同社會需要相結合的思想。樹立較高的奮鬥目標。麵對紛繁的職業種類,能夠保持較高的理想境界和清醒的頭腦,以正確的態度選擇職業和對待職業。開展職業理想教育,要係統、全麵地介紹社會生活中各種職業類別的作用與地位,引導學生把職業理想同現實結合起來。避免空洞的說教。

    (二)職業觀教育

    職業觀是人們對職業範疇的認識和態度。包括人們選擇職業的標準和對各種職業的評價,是人生價值觀在職業選擇問題上的具體體現。目前,大學生在職業觀問題上存在的偏差是極普遍的。我們對222名大學生的調查發現有86%的人認為職業有高低貴賤之分,把擇業意願指向高(高級機關),大(大城市,大企業),全(全民企業、事業單位)的占86.8%,願意去基層的隻占13.2%,主張自己創業的不足10%,這與改革開放的要求是極不相適合的。因此,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是缺業指導的一項迫切任務。

    職業觀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幫助人們了解各種職業的社會地位和實際價值,了解國家經濟與社會現狀及趨勢,使學生懂得人生的價值在於創造,在於對社會的貢獻。懂得現有價值和應有價值的關係,認識個人與社會、人才與文憑的關係。激發學生為實現自己的應有價值而努力學習的熱情。選擇職業時能自覺地選擇最能發揮自己特長,最符合社會需要和最能為社會做貢獻的職業。

    時代要求當代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應具有創業精神、進取精神和開拓精神,這也是現階段職業觀教育的重要內容。科學的職業觀認為職業選擇首先應以創造為動機。現代化建設需要全體人民在各個崗位上共同努力,這種努力對於個人來說,不是隨意配置的填空,而是主體能動的選擇。把創業作為職業選擇的動機,人們的職業活動就超越了謀生手段本身,達到了社會利益和個人尊嚴的高度統一。這樣,隻要有選擇的可能,他們就會選擇一種最引以為豪的職業,選擇自己深信其偉大並具有最大效益的職業,選擇最能給自己提供廣闊場所來為人民謀利益的職業。其次,職業選擇應以進取精神為動力。唯有進取,才能把職業選擇作為自我發展的契機,積極地分析自己的選擇,不被困難所嚇倒,也不被一時的衝動所欺騙。也唯有進取,才能從錯誤的選擇中擺脫出來,相信自己的力量,去開辟新的天地。再次,職業選擇要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才幹為出發點。選擇職業是為了在職業活動中顯示自身的才幹,對社會做出貢獻。選擇並不是為我們提供一個享受的機會,而是為我們提供了將知識轉化為物質財富的廣闊天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