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獻身農業,服務農民的品質 這是對農業推廣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農業推廣工作者長期工作在農業生產第一線,特別是工作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貧困地區,常常會遇到許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工作不分晝夜,不僅要付出辛勤的腦力勞動,也要付出艱苦的體力勞動,因此特別需要艱苦奮鬥、勤儉創業的精神。其從業人員要以振興農業為己任,不怕困難、不圖虛名、埋頭苦幹、兢兢業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農業推廣工作是服務農民的工作,農業推廣工作者要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需,以解決農民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幫助他們走上富裕的道路為自豪。農業推廣人員還必須同農民打成一片,一方麵要把先進的農業科技傳授給農民,另一方麵要懂得“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道理,認真總結和吸取農民的經驗,並把它推廣到更廣闊的領域。同時在向農民學習和服務的過程中也不斷調整和改變科技推廣的方式和方法,不斷地提高推廣水平。

    2.廣闊的知識麵 農業推廣具有很多其他工作不具備的特殊性,它的技術性、生產性、教育性和社會性都很強,一個推廣人員要有效的工作,必須具備廣泛的知識和多方麵的適應能力。要求既要有自然科學方麵的知識,又要有人文科學方麵的知識。第一,農業推廣人員要有係統的農業科學理論知識,並且掌握某一農業專業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新科技在農業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農業推廣人員缺乏紮實的農業科技知識基礎,就不能適應農業生產和農業科技發展的要求。第二,農業推廣人員要具備農業生產知識和經營管理知識。一名農業推廣人員隻有熟悉當地的曆史背景、自然條件、技術習慣,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農業生產實踐經驗的人,推廣工作才能富有成效。缺乏實踐經驗,空談理論就不能成為受農民歡迎的推廣工作者。此外,隨著農業生產逐步專業化和商品化,農業推廣由技術指導到經營指導,是一種必然的發展過程,因此農業推廣人員還必須掌握諸如農業經濟管理、技術經濟學、農村市場學等現代管理科學的綜合經營知識,幫助農民提高經濟效益。第三,要有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知識。農業推廣作為一項農村社會服務工作,推廣人員要運用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了解農村的社會結構、社會組織、社會生活和風土民情,了解農民的需要,熟悉農村幹部、青年、婦女等不同類型的農民的社會心理和行為特點,這些知識是組織農民、宣傳農民和與農民交往所不可缺少的。第四,要有教育學的知識。農業推廣作為向農民傳播知識、技術的教育過程,要求從業者具備教師的素質,懂得教育學的基本理論,掌握正確的教育思想,能夠根據農民的需要和特點選擇推廣教育的內容,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效地提高農民的素質。

    3.多方麵的能力 農業推廣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要求工作者具有多方麵的能力。首先要有科研能力,推廣不是簡單地把新的農業技術傳授給農民,而是要經過許多中間試驗環節,每一環節都需要推廣人員根據當地的情況對農業技術進行改造和簡單化,這必須具備科學研究人員的素質。其次,要有教育能力,農業推廣是向農民傳播知識、技術的教育過程,要能夠根據農民的需要選擇推廣、教學內容,能夠調動農民的興趣。良好的表達語言(口頭語言和書麵語言)能力無論是個別指導、集體講授,還是通過大眾傳播媒介都是十分重要的。推廣人員的表達能力一方麵表現在能夠運用語言的藝術把枯燥、複雜的理論、技術通俗化和簡單化,另一方麵能夠把單個的、分散的農民的經驗迅速條理化、理論化,應用於更廣泛的領域。再次,要有農業生產實踐能力。隻有具有生產實踐經驗的人,他的推廣工作才能富有成效。空談理論,不會調查研究,不會親自示範,就不會受到農民的歡迎。此外,農業推廣人員還要具備一定的策劃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三、農業教育人員

    農業科技人才需要農業教育的培養,農業技術的推廣依賴於有科技知識和科枝素質的農民的接受和運用。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業教育是製約農業發展的根本因素。農業教育是通過傳授農業科學原理和農業生產技能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業勞動者的活動。它是農民教育和農村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農業教育的重要意義及現狀

    農業教育對於加快農業技術進步和農業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通過教育提高農民素質,一方麵增加了農民掌握新技術的能力,另一方麵開闊了農民的眼界,促進了傳統價值觀念的轉變,從而增強了農民采用新技術的願望。沒有龐大的農業教育體係,不可能造就宏大的農業科技隊伍,沒有農業教育的現代化,也就不可能有農業科技的現代化和農業的現代化。美國經濟學家奧多,舒爾茨把對農民教育的投資看作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手段。

    農民是農業教育的主要對象,在傳統社會中,農業技術相當簡單且變化不大,農民從父輩和實踐中可以掌握這些技術,因此,可以不需要專門的農業教育。但隨著傳統農業向以科技進步為特征的現代農業的轉變,一個現代農民勞動能力的高低不僅決定於體力和傳統生產經驗,而是越來越靠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文化素質。複雜腦力勞動將逐漸成為勞動的主要內容。農業教育成為培養現代農業勞動者的重要基礎。發達國家的農業轉變過程中,都十分重視對農民的農業教育,在美國,許多中學都開設農業職業教育課,法國政府規定農民必須接受農業教育,而且隻有在取得合格證書後,才具有經營農業的資格。日本在明治維新以來就十分重視農業教育,90年代以後農業教育更加製度化、規範化。在全日本建立了53個縣級營農業學校,招收高中畢業生,有一年以上實踐經驗的青年人學,旨在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

    我國農村教育發展迅速,農村兒童的升學率達95%以上,但我國的教育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始終沒有能擺脫升學教育的框架。城鄉農村用的是一樣的課本,學生所學內容基本上與農業無關。這意味著90%的農村學生不能升入大學的情況下,所學的知識沒有用於生產實踐。此外,農民受教育的程度低,農業勞動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占14.68%,農業教育師資缺乏,知識陳舊等因素,也是製約農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以農業科技為主要內容的農業教育投入,培養農業教育師資,就成為我國農村教育改革的十分迫切而繁重的任務。

    (二)農業教育工作者的素質要求

    我國目前有各類高等農業院校67所,中專類學校382所,從業人員達10萬多人此外還有近500所農民中等專業學校,有30多萬個農民技術培訓學校,有近6千個農村職業中學。我國農業教育的主要途徑包括農民技術培訓班、農民夜校、農業技術學校、農業中專、中央農業廣播學校、農業高等院校等,農業教育工作者也要分布在上述機構中。不同機構中的農業教育崗位對工作人員素質的要求有一定差異。農業教育不同於普通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麵在於農業教育不是單純地向學生灌輸科學知識,也不是培養學生的一般能力,而是向學生傳授專業性很強的農業知識和技能。因此,農業教育工作者除了具備農業科研人員的一般素質外,還要具備以下素質要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