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理素質。是指表現在感知、記憶、思維、想象、意誌、情感、態度、興趣等方麵的特性,這是從事任何職業都不可缺少的品質。心理素質的差異是人們選擇職業的心理基礎,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除此之外,心理素質還包括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我們麵臨的是高科技、高效率、高競爭的社會環境,高科技要求人們有高智力的頭腦,同時也增加了人們的心理負荷;高效率要求人們辦事高速度、快節奏,容易使人疲勞;高競爭在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會帶來失敗和挫折。因此現代社會要求人們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隻有具備良好心理品質和較高健康水平的人才能在競爭中取勝。良好的心理品質需要在生活實踐中逐漸鍛煉和培養。

    (3)知識與能力素質。主要是指職業對從業人員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及其水平的要求。不同的職業不僅對從業者的知識和能力類型有特定要求,而且對從業者的知識與能力的水平有特定要求。從職業活動的角度,可以把知識分為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把能力分為學習能力、語言能力、算術能力、空間判斷能力等。一個人的知識與能力素質往往通過受教育的程度和工作經驗來考察。

    (4)思想觀念素質。思想觀念素質是特定職業對人的思想觀念、思想覺悟和理想信念、價值觀念、道德觀念以及行為規範、工作作風等方麵的要求。思想觀念素質是一個人的精神麵貌在職業活動中的體現,其中事業心、責任感以及對工作一絲不苟的態度是職業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也是一個人在職業活動中有所建樹的必要條件。需要指出的是,現代職業需要大學生具有現代的思想觀念,如時間觀念、效率觀念、協作觀念、競爭觀念以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等,而不僅僅從智力因素來考慮。這是因為一個人在職業崗位上的活動效率和創造能力不僅取決於知識與能力,也取決於一個人的精神、信念和意誌品質。因此,思想觀念素質是職業分析不可缺少的內容。

    除了以上內容,與擇業、就業有關的職業分析內容還包括了解職業地位和職業聲望。

    三、職業分類

    職業類型是客觀存在的,每一職業類型都有各自的特點,與其他職業相區別。所謂職業分類,就是在職業分析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職業進行歸納和區分,以揭示各類職業間的區別和聯係的過程。職業分類包括橫向分類和縱向分類兩個方麵。橫向分類是根據各種職業的性質而進行的分類,縱向分類是在橫向分類的基礎上,根據工作的難易、繁簡程度、責任輕重以及所需人員的任職資格等因素,把同一職業類型劃分為不同的“級”,也就是找出職業的層次性。這樣既可以揭示不同類型職業的區別與聯係,也揭示了同一職業類型不同層次間的區別與聯係。職業分類為我們了解職業、選擇職業和準備職業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