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嬗變使圍牆裏的世界受到了市場經濟的衝擊,“雙向選擇”逐漸成為大學生走向社會的必然趨勢。“聯係工作”、“求職擇業”成為當今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的熱門話題,與10年前相比,大學生在對待就業問題上的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變被動地等待國家分配工作為主動地尋求職業,促使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當然是市場經濟體製的確立和畢業生就業體製的變革,但是職業指導對就業觀念的變化也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職業指導產生於20世紀初的美國,較早的慣用英文詞組為vocational guidance,進而又有人將其寫為occupational guidance。在譯成漢語時,有“職業指導”、“就業指導”等區別。早期的職業指導主要是幫助青年人擇業求職,因而將其理解為或等同於就業指導也是有道理的。但是隨著社會的需要和職業指導工作的發展,職業指導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並同教育密切結合起來,體現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它包含了職業準備指導、職業選擇指導、就業指導和職業轉換指導等一係列內容,職業指導貫穿在人的一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英美等國家又出現了用careers guidance(常譯為“生涯指導”或“生計指導”等)代替vocational guidance 和occupational guidance的趨勢。在我國,一部分人沿用了“職業指導”的概念(主要是理論研究和中等教育工作者),另一部分人釆用了“就業指導”的概念(主要是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管理者和研究者)。但從目前所涉及的內容來看,無論是職業指導還是就業指導都是作為一個教育過程來體現的,並且包含了大致相同的內容,所以有人主張統一使用“職業指導”這一概念,這不僅因為這一詞為我國多數人所熟悉,也因為它不易使人產生歧義。由於兩個概念都為人們所廣泛使用,我們認為,可以從不同的意義上使用“職業指導”和“就業指導”。第一,從教育學的角度使用“職業指導”的概念,把職業指導作為教育的組成部分,研究職業意識、職業觀念、職業知識與技能的形成與發展規律,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職業。第二,“就業指導”應該作為社會學的概念,研究社會職業結構變化和發展特點,研究就業問題和各種影響因素,指導人們正確地選擇職業和適應職業。這部教材遵從了目前高等院校的習慣,釆用了“就業指導”的說法,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使用了這個概念的,但因為講的是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對大學生的教育問題,因此,它實際上是釆用了教育學與社會學結合的方法論述大學生的就業準備和就業適應問題。這在目前還是一種嚐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