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世紀是交叉科學盛行的時代

    19世紀上半葉,以能量轉換、細胞學說和進化論三大發現為突出代表,自然科學得到重大發展,使人類有可能在了解自然界細節的基礎上認識自然過程的相互聯係和整體性特征,能夠依據自然科學提供的事實,以近乎係統的方式描繪出一幅自然界普遍聯係和永恒發展的總畫麵。當代科學正在走出實證分析的局限,向著綜合化、整體化方向發展。現在,學科與學科間休戚相關。人們很難找到可以在象牙塔裏單獨研究的學科,都處於“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處境。科學正在自然係統、社會係統、工程技術係統的交叉點上進行富有成效的交叉和匯合,世界的科學圖景和當代科學家的思維方式正在經受大幅度的改造。當代任何一個複雜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的交叉、綜合和滲透。從某種意義上說,21世紀就是一個交叉科學盛行的時代。對人類智能這樣一個複雜、多元的動態係統,涉及一門具體科學的發展,必須借助於現代係統科學方法,包括係統論、信息論、控製論、耗散、協同、突變等理論,也就是用綜合集成的方法洞悉複雜係統的結構及其運行機製。

    當代新的科學理論、新的科學技術、新的應用科技材料不斷湧現、發展並得到迅速的普及,每個具體的專業隻能了解其中極小的一部分。有必要對自然科學其他領域的突出進展作一些大致的了解。即使是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人,也不能對現代科學技術常識一無所知,否則就會影響自己的科研進展。如“克隆”技術的出現,就對現實中的倫理學提出了挑戰。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出現,其影響也絕非科技界,對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都提出了新的挑戰。這些都值得人們關心和了解。我們應該像馬克思當年熱情地對待鐵路和遠程送電技術的發明一樣,熱情地對待當代的嶄新科學技術的出現,並關注其社會影響。

    自然科學的特點在於其規律性、客觀性、對實踐的指導性。在現代社會,自然科學與物質文明的關係更加直接。自然科學具有前沿性,脫離或遠離自然科學,就會落後於時代。在自然科學基礎上出現的新技術,更是社會生活的活躍因素,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環境和生活方式。如果與這樣的新技術脫節,就不能適應社會。

    科學發展的加速化主要是指科學發展的速度和科學理論物化的速度呈現不斷加快的趨勢。恩格斯曾對19世紀以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速度加以概括:“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地前進,而且很有力量,其發展勢頭可以說同從其出發點起的距離(時間距離)的平方成正比。”到了20世紀40年代,對科學的發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美國著名的“科學學”專家D·普賴斯在他的《巴比倫以來的科學》一書中以科學雜誌和學術論文作為知識量的重要指標,描述了科學是按指數增長的規律。

    早在1958年,毛澤東就向全體幹部提出了學習科學技術的號召。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中提出:“學點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

    當今科學發展的速度可以從科學家的人數增長情況得到證明。據統計資料推算,每50年科學家增長10倍(見下列圖表),可見這一增長速度是相當驚人的。

    科學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由此可見。

    (2)現代人才的科技素質培養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發明、新理論層出不窮,知識更新異常迅速。作為一個成功的人才,隻有不斷學習和汲取新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質,才能提高決策水平和領導藝術,才能使自己的素質結構不留下缺憾。

    關於人才的科技素質問題,一貫受到曆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1994年2月6日,江澤民為《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幹部選讀)撰寫了題為《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武裝起來》的序言,指出:“加速我國的科技進步,一定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科技素質。……我們的幹部,無論是學社會科學的還是學自然科學的,無論是畢業早一點的還是近幾年走出校門的,都有重新學習的必要。……科技知識浩如煙海,我們的中、高級幹部不可能都成為某一領域或某一學科的專家,但完全可以做到知識麵相對廣一些、深一些,甚至在某些方麵有所專長。否則,就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稱職的領導者。……不同崗位的幹部要根據工作需要,多讀幾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麵的論著,不斷豐富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麵。”

    縱觀世界近現代史,不少原來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能夠後來居上,實現經濟騰飛,雖然有著各不相同的具體條件和有利因素,但重視科學技術的教育,善於采用先進科學技術,則是其共同特點。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實現科教興國,作為人群佼佼者的人才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質,懂得起碼的科學技術常識。即使是從事社會科學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幹部,也應該補上科技常識這一課。否則,不僅做不好工作,而且還會落在時代的後麵。現代人才的科技素質已經成為成功人才的不可忽視的重要素質。

    社會科學工作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現代科學技術知識,這是科學向著綜合性和邊緣學科發展的必然要求。比如,現在社會科學界正在討論“克隆人”的可能性和倫理問題。如果倫理學家連什麽是“克隆”的技術都不了解,就無從在社會科學界進行任何探討。當代科學的發展,不再是單一和單純的了,必須把科學研究的觸角伸向相關的其他領域,特別是要懂得現代科學技術常識。

    有一位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誌,在對青年進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教育的時候,由於不懂得科技新技術的內涵,錯誤地打了一個比方,鬧出了笑話,嚴重影響了教育的效果。他指出,人類社會的暴力革命是新社會的助產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暴力革命的暴烈程度就會逐步降低。他打比方說,這就像現在發明的試管嬰兒一樣,隨著試管嬰兒技術的普及,未來的婦女將免去分娩的痛苦。聽眾席上立即爆發了噓聲和笑聲。一個小夥子站起來質問道:“你懂不懂試管嬰兒是怎麽回事啊?試管嬰兒是在試管裏受精、坐胎,還是需要女人來生的。試管嬰兒解決不了分娩痛苦的問題!”一個生動的報告,一個很好的理論分析,結果因為一個科學技術常識方麵的實際例子沒有選擇好就出了大洋相,大煞報告會的風景。這樣看來,現代科學技術常識,對於搞社會科學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3)了解“老三論”

    所謂“老三論”就是指係統論、控製論和信息論;所謂“新三論”就是指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突變論。這是科學方法領域出現的新理論。現代人才應該對這些新的理論方法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也有的學者認為,將控製論、信息論、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突變論等與係統論並列,提出“老三論”、“新三論”的說法,是不確切的。他們認為,上述各種理論都是係統論思想的分支,它們共同構成了西方的係統論思潮。這個說法有他的道理,可以作為參考。不過,為了分清這些理論的發展階段性,這裏還是采用“老三論”、“新三論”的說法進行介紹。

    20世紀40年代,係統論、控製論和信息論先後創立並獲得迅猛發展。這“三論”都是係統理論的分支學科。雖然它們僅有半個世紀的曆史,但在係統科學領域中已是資深望重的元老,合稱“老三論”。

    “老三論”之一:係統論。

    係統論的創始人是美籍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Ludwig VonBertalanffy,1901—1972),他是理論生物學家,20世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1937年,貝塔朗菲應邀到美國芝加哥大學開設生物學係列講座,首次闡述了處於醞釀中的一般係統論原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完成了具有一定意義的《論一般係統論》文稿。1954年,貝塔朗菲應邀成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行為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在此,他與同仁們合作成立了一般係統理論學會,其成員來自各界,他們的共同點是把思維的重心從“分析”轉向“綜合”。站在人文係統觀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立場上,貝塔朗菲提出了一種係統的生態觀和生態道德。他認為,雖然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了人類從自然界的分離以及人類對自然界日益增長的統治,但人們卻掠奪自然,簡單地用理性去與自然打交道。麵對自然環境日趨“異化”的狀況,我們必須同自然和諧相處。否則,就會帶來生態平衡的破壞,遭到自然界的報複。他宣揚一種新的愛國主義,這就是要把對國家、民族的忠貞拓寬到對整個地球的關注熱愛,要以整個人類中的一員來思考行事。在他看來,對於人類價值沒有任何興趣的科學家隻能是一種機器人。貝塔朗菲從一般係統論的角度考察人性問題。他認為,今天“代溝”的出現就在於父母不能看到孩子已經成長,許多婚姻解體也是因為一方或雙方沒有洞察到對方已有了新的需要或目標,等等。貝塔朗菲站在開放係統的立場上,以開放係統模型作為出發點,以生命體具有主動性而不是被動地受製於環境來論述自由意誌的存在,並將此看做人的最高特征。為此,他致力於創造一種新的倫理體係,來珍愛人類超越生物性的能力,珍視人的自由性、不可預測性和個體獨特性。1956年,貝塔朗菲主持編寫了《一般係統》年鑒。1968年,他的一般係統論的思想已日臻完善,出版了《一般係統論·它的原理·基礎和應用》一書。他將生物係統中相互作用的規律性概括為一般係統的規律性,並試圖確立一種適用於所有係統的普遍原則。係統論要求把事物當作一個整體或係統來研究,並用數學模型去描述和確定係統的結構和行為。所謂係統,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幹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而係統本身又是它所從屬的一個更大係統的組成部分。貝塔朗菲明確提出了係統觀點、動態觀點和等級觀點。他指出:複雜事物的功能遠大於某組成因果鏈中各環節的簡單總和,一切生命都處於積極運動狀態,有機體作為一個係統能夠保持動態穩定,是係統向環境充分開放,獲得物質、信息、能量交換的結果。這種係統論,強調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係統本身與外部環境之間互為依存、相互影響和製約的關係,具有目的性、動態性、有序性三大基本特征。1972年貝塔朗菲發表《一般係統論的曆史和現狀》,把一般係統論擴展到係統科學範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