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行裏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木工學徒一般要三年零四個月,學完之後,要做一張四腳趴開的凳子,傾斜兩個角度的,如果學會了,就算學成出師了。經常有人三年零四個月的學徒期滿之後,僅學到工藝的一點皮毛,做出來的凳子隻有三條腿,還有一條腿不著地,按照木工行的說法,叫做“狗撒尿”。而海弟學習幾個月時間後,試著做了一張凳子,四腳穩穩當當著地。汪林永師傅說,海弟能這麽快學成出師,與他肯吃苦、愛鑽研、悟性高分不開。

    在木質創作裏,海弟擅長用棱角、縫隙和各種各樣的鑿痕。海弟說:“立體的東西,就有凹凸麵,你要循著光線,會看到很多凹凸的感覺。你可以摸得到,感覺到光線的遊走。”很多作品在做的時候,會默默地延伸出去,隻有你在動手做的時候,才會延伸出更多有意思的東西出來。

    海弟居住在廣州美院附近,離中山大學不遠。在上班之餘、創作間隙,他喜歡踩單車去中山大學校園,去那裏看看樹,摸摸樹,從那裏獲得更多的創作靈感。

    2013年,旅居海外的著名畫家白父先生70歲大壽時,在廣州舉辦從藝四十年畫展,他想用一個盒子來盛裝他的兩本畫集送給友人,特地找到了海弟。海弟用手作方式設計創作了一款精致的木盒,給它取名“亭”。海弟說,“亭”在中國的含義裏就有一種停下來、歇一歇、再出發的感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種慢下來的節奏,過一種慢生活。

    “初開”,追尋自然而然的境界

    2014年,海弟做了一個令許多親友驚詫的決定,他放棄了穩定的收入辭職離開了檢驗機構,成為一個擺脫單位羈絆的獨立藝術家,他已在這家檢驗機構整整工作了8年。海弟的父親是一個樂天派,至今仍然每天在木工坊裏一邊喝茶、聽潮劇,一邊幹木工活,聽說兒子辭職後,父親理解兒子是因為酷愛藝術,辭職是為了能更好地從事藝術創作,他特地從老家打來電話表示支持。辭職後,為了逃離大城市的喧囂,有個清靜的環境安心創作,海弟把家從廣州遷到了浙江杭州,希望過一種愜意而隨性的生活。

    在策展人愛米的幫助下,海弟於2014年9月初在廣州歌莉婭展館舉辦了一個以“初開”命名的個人木創作展。這個展覽是海弟從事木雕創作以來的首個展覽,也是他告別實驗室,專職從事藝術創作的首個展覽,展出的一件件木作工藝品,都是海弟用手工創作的。“初開”預示著他回到了心之所向的最初狀態。海弟說,“作品裏,鑿痕斑痕齊聚於榫眼,榫眼塑造了一扇門,就像父親為我的新生打開了一扇門,我也正是他播撒在這個世間的一粒種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