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慨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份工作真的很有意義,真的很感謝你們。”

    黃小桃問道:“那這個機構,是公益性質的?”

    “完全公益性質,這裏工作的人大部分都經曆過喪失親人的痛苦,比如說我,我的先生幾年前因為做生意賠本上吊自殺了,好長一段時間我都無法從陰影中走出來,甚至想過要步上他的後塵,是這個機構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說著,張女士的眼角有一道淚光閃爍。

    看起來,這裏的人和自殺者都有不解之緣,我突然有一種想法,會不會凶手也曾經在這裏呆過呢。

    “你對自殺者怎麽看?你認為他們是軟弱逃避、自私自利的人嗎?”我一邊問,一邊很不厚道地發動了洞幽之瞳。

    張女士回答:“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一個人想要放棄生命的時候,必然是內心積累了太多沉重的負擔,我覺得他們很可憐。”

    她說的這些倒是出自真心,我默默地收了洞幽之瞳。

    我們來到一間幹淨整潔的辦公室,黃小桃問道:“麻煩你告訴我們自殺俱樂部的情報。”

    “好的!”

    她在電腦調出一件文件夾,這個自殺俱樂部成立於十年前,說到它,不得不提民謠歌手兼作家——餘音。

    餘音因為早年的一些不幸遭遇,患有極其嚴重的抑鬱症,同時他也有著過人的才華,在年輕人中間擁有極高的人氣,他二十五歲生日那年突然在微博上說:“我有抑鬱症,所以決定去死一死,沒什麽特別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隨後便曝出歌手兼作者餘音服毒自殺的新聞,引起軒然大波。

    也許正應了‘餘音’這個名字,餘音真正的影響卻是在他死後,不少年輕人去他的微博、貼吧裏發文紀念他,或者傾訴自己的煩惱,當成一個逃避現實的樹洞。

    十年前的一天,有人在餘音吧裏說想自殺,沒想到卻遇到了另一個‘誌同道合’的人,兩人決定成立一個互幫互助的自殺俱樂部,很快募集了四個人,大家模仿國外的自殺俱樂部,用抽簽來決定誰活下來善後,並組織下一次集體自殺。

    沒想到,這個俱樂部竟然秘密地存在了十年,這期間全國各地加入它並結束生命的年輕人總共有一百多個,實在是一件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說到這裏,張女士觸景生情,又抹了兩滴眼淚,我想起李碣石的那本書就是餘音寫的,原來他也是餘音的粉絲,我問道:“你手上有自殺者的名單嗎?”

    “有!”她回答得如此幹脆,令我們一陣錯愕。

    張女士解釋,對於這些自殺者來說,餘音的微博和貼吧是朝聖地,所以他們編寫了一個程序,每隔一小時在裏麵抓取一次關鍵詞。其實這一批自殺者在自殺之前全部在下麵留過言,幹預小組也給他們發過信息,但是他們沒有理睬。

    畢竟自殺者隻是厭倦了世界,他們不是精神病和罪犯,不能用強製的手段來阻止他們,大部分時候幹預小組隻能眼睜睜看著悲劇發生卻無力阻止。

    說到這裏,張女士在電腦上操作起來,隨後打印出一張名單來,六名自殺者全在上麵——李碣石,鄒勇,金鑫,米葉,韋木木,徐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