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祐?”大耳朵又叫了孫乾。

    “是?”孫乾出列。

    “我不日將親往小沛,預作奉迎天子之事,子仲行下邳相,公祐,屯田之事,全權交與你了!”

    “敬受命!”孫乾、糜竺同時深施一禮,既然主公已做了決定,他二人便不會再有異議。

    “子布?”大耳朵又點了張昭。

    ……

    一番安排下來,天色已晚,眾人領了新差使各自散去,糜竺與被新任命為徐州別駕的張昭被留了下來。

    幾人移席,簡雍笑著對張昭道:“子布對我這一番決定,還心有憂慮罷?”

    “若於大軍駐於豫州,料曹操也不敢如何。”張昭淡淡的道,對於這一番人事變動,張昭沒有什麽吃驚,也沒有什麽不滿的,似是早有所覺,並不再反對。

    “不是說曹操,而是長安那邊。”簡雍笑了笑,張昭見識不差,不過簡雍總感覺他與大耳朵,與自己還遠說不上交心,有些事,還得與他開誠布公談上一談。

    “願聞其詳?”張昭古板的臉上有些鬆動,不過聲音依然冷淡。

    大耳朵笑了笑,道:“初時憲和與我提及此事,我也猶豫,徐州才平靜了不到兩年,人心未安,我一旦離開,又有些擔心徐州百姓不明真相,引發不安,是以,便請二位過來,跟二位解釋一下。”

    “隻要主公吩咐下來的事,我等必然竭盡全力,不教主公失望!”糜竺鄭重的道。

    張昭微微點了點頭:“必然不負將軍所托!”

    簡雍倒了一碗水,與大耳朵相視一眼,將碗中涼開水一飲而盡,笑道:“我們這番倡旨迎救天子,有兩個目的,一是倡導大義,為我徐州張聲勢,其二,就是招攬天下英雄,削平亂世,還宇內一個朗朗乾坤,歸結起來,其實也就是一個目的!”

    張昭與糜竺相視一眼,俱都動容。

    大耳朵雙目烱烱,沉聲道:“大漢自桓、靈二帝以來,吏治混亂,國家所用非人,以致天下紛擾不休,百姓苦不堪言,終於釀就了黃巾之亂,各地豪強又趁機擁兵裂土,擅威作福,無視天子朝廷,以致大漢江山分崩離析,各地混戰不止!我劉備不自量力,有心為國家除殘去穢,奈何人微位卑,獨木難支,此回迎救天子之事,雖然有千難萬險,然世間無人申正義,劉備不敢不為人先!”

    “將軍有此誌向,昭雖魯鈍,惟有效死相助而已!”張昭微微動容,雙目放著精光,與大耳朵深深一揖。

    糜竺也滿是激動,大聲道:“竺智短識淺,別無所長,隻有這七尺微軀,為主公效力,成就不世功業,雖死無憾!”

    “好!”大耳朵大讚一聲,一手扶住張昭,一手扶住糜竺,喜笑道:“有子布,子仲在,我徐州無憂矣!”

    張昭站起身來,看了簡雍一眼,又與大耳朵抱拳施禮,道:“將軍此次迎救天子,先有議論紛紛,昭也略猜得一二,本不能勸阻,隻是還有一事不明,正該與將軍再請教?”

    大耳朵笑道:“子布還有什麽疑惑,盡管說來?”

    張昭點了點頭:“李傕、郭汜宿將,一戰不易,若得而勝之,將軍是待如征討淮揚一般,見好就收?或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征討淮揚麽?前麵說得好聽的,袁術是個混蛋,不殺不足以平民憤,臨到後來,打個勝仗,解了南方威脅就退了回來,至於奉天子以令不臣,那就是徹底打垮李傕、郭汜,把天子奪到手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