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三弟若不喜歡,也可以先留在荊州,待我與大兄商議一下,再作打算。”諸葛亮想了想,安慰他的弟弟道。

    “可是,叔父希望我們去荊州,那裏有名儒大賢可以教我們,而且大兄在下邳,也不能常回家來的。”

    “三弟可先在下邳住下,由大兄與大姊教你,我先去荊州,若合適,再接你過去荊州!”

    “二兄一個人去荊州麽?我與大姊、二姊,還有母親,都還留在家裏?”

    “你們先去下邳,在大兄那住下,我去荊州叔父那!”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裏。

    裏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兄弟兩正說著事,迎麵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嘴裏唱著歌,趕著一頭老黃牛緩緩的走了過來,兄弟二人趕忙避在一旁,齊齊與老者深施一禮:“叔父!”

    老者抬起來,看著他兄弟二人,笑道:“哦,是亮兒,均兒,馬上天黑了,你兄弟二人,還不回去呢?”

    “這便回去了,叔父也早些回去歇下?”諸葛亮恭敬的道。同一村中都是諸葛氏一族人,這老者年紀雖大,論輩份卻隻是與諸葛亮之父同輩。

    “哦,我趕著這老夥計去飲了水就回去了!”老者笑著應道,把手上是牛繩又緊了緊。老黃牛嘴裏緩緩嚼著幹草,晃著尾巴,“哞——”

    諸葛均趕緊退開一步,差點沒讓老黃牛噴了一鼻子。老者笑著揮鞭子給老黃牛輕輕的鞭了一下,突然想起了什麽,停了步子來,問道:“亮兒,你這是要帶著你母親與兄弟一齊南下麽?”

    “是。”諸葛亮恭恭敬敬的應了聲,“我二叔想要我到荊州求學,母親與三弟一齊到下邳大兄那裏。”

    “哦,”老者點了點,看看諸葛亮兄弟二人,輕輕的一歎,“這兵荒馬亂的,你們這一去,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來!”

    諸葛亮兄弟怔了怔神,不知道怎麽回答。老者伸著枯瘦的一隻手輕輕的撫拍著牛背,目露不舍,笑道,“去吧,去吧,明年清明,你阿爹阿娘的墳頭,我會代你們兄弟多燒兩把紙的,琅琊諸葛氏的子孫,開枝散葉,遍及天下,去吧,去吧!”

    說著,老人已經牽著老牛,緩緩的又往前趕了。

    “叔父!”滾燙的熱淚幾乎就要滴落下來,諸葛亮趕緊引著弟弟,撩袍跪倒,朝老人離去的方向深深磕了個頭。

    遠遠的歌聲傳來: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裏。

    裏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

    史載諸葛亮好為《梁父吟》,所謂的《梁父吟》是這個時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間曲調,音調悲切淒苦,流傳於諸葛亮的家鄉齊地,《樂府詩集》載有一首,記為諸葛亮作,即為本章最後錄的這一首,不過很多人認為諸葛亮隻是傳唱者之一,並非原作者。

    這兩天更新不正常,哈哈,十分對不住朋友們了,今天也不再有更新了,要整理一下,還有些小事要去做。從明天開始,如果沒有什麽意外的話,每天會有兩更,第一章在上午九點左右,第二章在晚上九點左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