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約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河南鄧州人,東漢後期醫學家,人們把他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從小就勤奮好學,他從史書上看到扁鵲給人治病的故事,心裏很感動。立誌救死扶傷,把解除人民病痛當做自己的責任。從此他努力鑽研醫學,拜同鄉名醫張伯祖做老師,孜孜不倦地刻苦學習,在年輕時就掌握了豐富的醫學知識。

當時,各地軍閥稱霸,連年混戰,哀鴻遍野,瘟疫大流行,前後達5次之多,使很多人喪生,一些市鎮變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於傷寒病的人最多。如張仲景的家族,原來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於傷寒病。他眼看親人淪沒,卻束手無策,深感疾病的危害和醫藥的重要,張仲景辭去官職,一心從醫。

每天清晨,張仲景坐在張伯祖身旁,張伯祖替病人診脈,他在竹簡上寫方,另外一些弟子幫著配藥。病人川流不息,他們也忙個不停,張仲景問張伯祖:“師傅,把藥方告訴老百姓,他們生病可以自己醫治,病人不就可以減少一些嗎?”

“談何容易!老百姓不懂醫理,藥服錯了會出事的。”張伯祖直搖頭。

“那就寫本書,把原理告訴大家,讓人們生病知道吃什麽藥。”張仲景又說。

張伯祖說:“這話是對的,誰來寫呢?”

張仲景暗暗下定決心:“編寫醫書這樁事沒人做,就由我來做吧!”立誌是事業的大門。從此,張仲景在隨張伯祖學醫的過程中,更加勤奮學習。晚上,別人都休息了,他一個人還靜靜地坐在鬆明燈下,攻讀醫學典籍。

張伯祖死後,張仲景獨立在南陽一帶行醫,為了寫好醫書,他除了繼續尋找、研究祖國各種醫藥典籍外,還盡力采用民間的驗方。有一次,他聽說鄰鄉一個上吊的人被救活了,急忙去打聽用的是什麽方法。結果,他學會了人工呼吸的方法。後來寫進了他的《傷寒雜病論》,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有關人工呼吸的記載。又有一次,張仲景聽說一個道士為病人捉“鬼”,給病人吃了 “仙藥”,病就好了。張仲景很奇怪:巫醫也能治病嗎?他設法把這個道士的藥找來研究一番,發現其中有生薑、茯苓、芍藥等好幾味中藥,是一個秘方。從此,對巫醫使用的藥方,張仲景也注意收集,而且都進行了細心研究,去偽存真,把那些經過臨床實驗證明有效的吸收過來。

張仲景讀刻苦研讀《素問》、《靈樞》、《八十一難》、 《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繼承《內經》等古典醫籍的基本理論,廣泛借鑒其他醫家的治療方法,結合個人臨床診斷經驗,研究治療傷寒雜病的方法,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張仲景積累了大量資料,經過去粗取精,反複對比,終於寫成了劃時代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

簡評:

張仲景立誌學醫,勤求古訓博采眾法,本是為了苦難百姓,除了醫術,醫聖被敬仰還有醫者的那份仁心。戰亂年代也是英雄和名醫輩出的年代,在中醫界,張仲景是不可能被遺忘的一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