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闔閭讓伍子胥選後繼之人,伍子胥獨愛夫差,便選其為王。此後勾踐聞吳國要建一水軍,不顧範蠡等人的反對,出兵要滅此水軍,結果被夫差奇兵包圍,大敗,大將軍也戰死沙場。夫差要捉拿勾踐,範蠡出策,越王假裝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夫差也不聽老臣伍子胥的勸告,留下了勾踐等人,沒有取性命。

越王勾踐夫婦在吳國,對夫差恭恭敬敬,相傳他在吳3年,為吳王夫差駕車養馬,夫人打掃宮室,住在潮濕的囚室,極盡屈辱。伍子胥多次建議吳王夫差將勾踐殺掉,勾踐靠著伯嚭的保護,才免於被殺,終於得到赦免歸國。

勾踐歸國後,決心報仇,於是"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又"懸膽於戶,出入嚐之,不絕於口。"這就是曆史上相傳著名的"臥 薪嚐膽"的故事。

勾踐返越後,大力發展生產,繁息人口。勾踐身自儉樸,"出不敢奢,入不敢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日勤於政,"未嚐一日登玩"。他自己耕田而食,夫人織布而衣,節省開支,以增強國力。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後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

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變得國富兵強,於是越王親自率領軍隊進攻吳國,也成功取得勝利,吳王夫差羞愧得在戰敗後自殺。後來,越國又趁勝進軍中原,成為春秋末期的一大強國。

簡評: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勾踐處於人生最低穀時仍心存抱負,奮發圖強,最終成就霸業。這是對失敗者有力的警示,我們學習的正是這一點刻苦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