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教過三千多個學生,而得意門生隻有七十二人,樊遲就是七十二賢弟子內的重要人物,繼承孔子興辦私學,在儒家學派廣受推崇的各個朝代享有較高禮遇。

一次,樊遲隨著孔子閑遊,來到一個祈天的祭壇底下。望著高高的祭壇,他不由問道:一個人的品德修養怎樣才能積得深厚呢?而人們的隱私怎樣才能治得下去?受了私心的迷惑又怎樣才能辨別呢?孔子直點頭,連連誇獎他問題提得好。

樊遲謙虛好學,在學習中遇到什麽不懂的問題就向老師請教,有時還向同學請教,而且一定非要把這個問題弄懂了不可。

“仁”是孔子倡導的儒家學說的核心。這個問題涵蓋性強、抽象、不易理解。樊遲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請教“仁”的學說。

子路篇載: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顏淵篇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智,子曰:“知人。”

雍也篇載: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樊遲第三次問仁的故事是這樣的:樊遲問孔子:“什麽是仁呢?”孔子回答說:“愛人。”樊遲又問:“那麽‘知’呢?”孔子回答說:“知人。”樊遲還是不能理解,就請老師再做進一步的解釋。孔子說:“從政治方麵談,如果舉賢任能,任用正直的有德有才的人而不任用那些無才無德的奸邪的人,那些奸邪的人就會向正直的人學習而變成好人,這就是‘知’啊!”樊遲還是覺得沒有深刻理解孔子的話。不能徹底弄通這個問題,他心裏總是感到不踏實。

有一天,他見到了子夏,子夏在孔子的學生中是個佼佼者。樊遲在與子夏交談的過程中,又把“知”這個問題提出來了。他說:“前幾天我見到了老師,我問‘知是什麽意思?’老師說‘如果任用正直的賢德的人而那些奸邪的人就會變得正直起來’,這是什麽意思呢?”子夏說:“這方麵的事例多得很呢!舜做天子的時候,在眾人之中把正直賢德的皋陶提拔起來做宰相執政;商湯做天子的時候,讓正直賢良的伊尹提做宰相執政。人們都學習他們的良好品德,結果國家治理得很好,這不就是老師說的‘善於識別人的善惡’嗎?而善於識別人的善惡,又能任用正直賢德的人,這不就是虞舜與商湯的智慧嗎?”樊遲這才真正地明白了。

簡評:

樊遲雖好學但屬於天分欠佳的學生,在一群弟子裏,他最初不是出挑的,曾經還因為問老師稼穡之事被孔子說為小人,頗有不堪大任的意思。就是這樣的樊遲,無論是道德文章還是勞動生產都勤學好問,幾年之後文武雙全,得到孔子的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