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麽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孔子的祖先是宋國的貴族,後來,家境敗落,逃奔到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到了孔子父親叔梁紇的時候,他家隻是貴族中最低一級的了。孔丘幼年喪父,生活貧寒,沒有進過學堂讀書,但坎坷的生活經曆並沒有使孔子放棄學習,相反,他求知的欲望更加強烈。

有一次,他聽說魯國大夫昭子給郯子講解黃帝、炎帝等傳說,就趕緊跑過去拜訪,向郯子請教。為了學到知識,即便是千裏迢迢,孔子也在所不惜,隻要能獲得真知。為了進一步了解古代的傳統禮製,孔子從魯國出發到東周的洛城參觀考察,盡管一路風塵仆仆,但孔子一到洛城,立刻就去找負責周王室文獻的大思想家老子,虛心請教有關古代禮製的各種問題,並仔細地觀察了老子處理禮儀的情況。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虛心好學,為人正直,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諡號為“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老師,孔文子為什麽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諡號。

太廟,是國君的祖廟。孔子去太廟參加魯國國君祭祖的典禮。他一進太廟,就向人問這問那,幾乎每一件事都問到了。當時有人譏笑他:“誰說‘鄒人之子,懂得禮儀?來到太廟,什麽事都要問。'”(鄒,當時縣名,孔子出生地,在今山東曲阜縣東南十裏西鄒集。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做過鄒縣的縣官,所以當時有人管孔子叫“鄒人之子”,意即鄒縣縣官的兒子。)孔子聽到人們對他的議論,答道:“我對於不明白的事,每事必問,這恰恰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不論是講學,還是從政,或是周遊列國,每到一個地方,每遇到不懂的問題,每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他都不恥下問。這使孔子的知識麵不斷拓寬,他不但熟悉了古典文化,還對社會現實中的各種問題了如指掌。

孔子的一生始終保持勤奮好學的精神,即便是到了晚年,他仍舊對《易》手不釋卷,每天不停地翻閱,把竹簡的皮繩磨斷了三次。他這樣描繪自己的學習情形:“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好學、勤學,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終成博古通今的大學問家和教育家。經過他的弟子整理的他的言論語錄《論語》,集中體現了他的儒家思想和學說,為世人留下了一筆不可多得的寶貴的文化遺產與精神財富。

簡評:

在明清以後孔子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對中國的文化教育影響達到最深,遇到學問,不是自己去求索,而是不以“問”為恥。代代相襲,獨立思考的重要性被忽視,要改變思維惰性,我們還須看到孔子另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