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衣服解開。”劉菊妹輕聲說。

    倪瑞軒依言解開她身上對襟布扣,掀開兩襟,倪瑞軒怔怔出神,口不能言,呼吸也停止了。

    倪瑞軒愣愣看著,他覺得一雙好似端午節剝開的米粽,或如七月七蒸的鬆糕,不知如何下手,他愣愣地看著。

    “瑞軒哥,是你的,給你。”劉菊妹說拉起他的手。

    月如紗,幕罩兩人,聽到嬌吟聲起,漂浮於河麵久久不散,又匯集成團飄於天際,那是菊妹成為女人的幸福驚呼。

    蛙聲停,萬物靜。

    蛙聲再度響起,嬌吟再度浮出,蛙聲又停,如此反複,漸而相溶。

    忽然,無數螢火蟲從蘆葦叢,從白色水氣中悠悠蕩蕩盤旋而起,幾千隻幾萬隻翩翩起舞,如洞房紅燭點點,輪番繞著他倆飛,之後迎著月光向上飛……

    進入圩子前,劉菊妹悄悄拉住倪瑞軒的手,在他手指肚上捏了一下,倆人相視而笑,心裏漾蜜。

    圩子門口,王豆豆和張喜子在迎接他倆。

    “怎麽回圩子了,帳收齊了?”倪瑞軒問王豆豆。

    這段時間,王豆豆和劉家昌在鎮上與劉九一起協助劉家文收賬。

    “下午回的,回來沒你,晚飯後劉老爺讓我出圩子接你們。”

    王豆豆說完看著倪瑞軒和劉菊妹,倆人神情不同以往,心生疑問。

    王豆豆劉賬房劉九趕著驢車進圩子是黃昏。

    三個人護著驢車出臨河鎮天色尚早,進了圩子,夜幕才漸漸四合。

    王豆豆提議夜裏回圩子,劉九拍著胸脯說:“在臨河鎮還沒人敢打我劉九的主意,出了問題由我承擔。”王豆豆不好堅持己見,劉家文和劉九親兄弟,又是劉少堂本家。

    收賬用了半月時間,所有下鄉放糧戶欠賬大部分收齊,劉九的收賬手段讓王豆豆不滿。

    走糧戶是糧店重要的銷售渠道,多是小本以賒賬為主的農戶。他們的做法先從糧店賒米,走村串戶叫賣,隔一天結賬。走糧戶走的大多是沒有水田不產米的僻遠鄉村,或以粗糧換細糧,從中賺取差價。四鄉八裏所有角落無一遺漏,風雨無阻,賺的是辛苦錢。

    久而久之熟悉了,手頭緊沒現錢的也可賒銷,這樣一來難免與糧店欠賬。有一規距:所有賬必須年內結清,未結清者,來年糧店不再與其有生意,由糧店決定還款形式。劉少堂每年年底盤倉時收賬,今年比往年早了近半年,給放糧戶造成很大壓力。

    但是,無論怎樣收賬,也不能逼走糧戶賣牲口,那是謀生工具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