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隊伍隨招魂曲逶迤前行。

    倪小安次、倪思露一身重孝在隊前,他倆作為死者嫡係傳人責無旁貸要走在隊前。他倆還年幼,舉不起招魂幡,各捧一支哭喪棒在前頭領路。吳菊香由馬小蓮攙扶著前行。如此一來,招魂幡隻能由倪天路來打。

    龍嬌嬌沒過門尚不能算是倪家人,也就不能參與法事,陪著未來的婆婆暗自抹淚。清蓮、紅菱端茶遞水侍候在一旁。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惟有當事人內心明白。

    走在招魂隊伍前列的所有人都是白衣孝帽。中間是青衣青帽的尼姑,或年長或年幼,各人手持拂塵和念珠,口中念念有詞。

    圍觀人群在高亢的招魂曲中清晰地聽到一個女人大聲呼喚:天嘯,回家了……天嘯,回家來呀……

    不用猜測知道這個苦命女人一定就是死者妻子。

    吳菊香神色黯然,已無力支撐起身體,但她每喊一句都用上全力,她擔心丈夫飄泊在外的魂魄聽不到,找不到歸家的路。

    呼喊聲暗啞淒涼,圍觀人眾無不為之動容、悲傷。

    高舉招魂幡的倪天路,一顆心在嫂子的呼喚聲中被撕碎了,時刻注意身後動靜,他擔心嫂子隨時有倒下去的可能。

    招魂法事最壯觀是火龍出場,火龍是由枯幹了的蘆葦捆紮成直徑一尺,長約百米,點燃一頭,是暗火,由幾十名壯漢抬著舞龍一般在空中盤旋轉動,此舉是給歸魂引路。火龍後麵有兩人點著指路燈,意為給歸魂留下路標,照亮歸途。這種指路燈是細蘆葦做成,約一人高,做法是在蘆葦一頭用鐵絲捆紮一團浸了煤油的棉絮,點燃了沿著火龍走過的路線放置。

    行於隊尾最後一人臂挎藤條籃漫空拋撒紙錢,這是打點各路小鬼用的,防止孤魂野鬼纏住歸魂。

    按風俗,招魂隊伍由家門口出發,一直要上了官道才算是將法事做完了。然而,從紅菱灣上官道最近也有二十裏地,如果這樣舞下去誰也吃不消。倪天路更擔心大嫂虛弱的身子骨能不能行走那麽遠,而且要不停地為大哥叫魂。另一層是擔心全部人都投入法事,萬一有土匪來襲根本無從防範,也來不及應對。全家人身心俱已疲憊,再也經不起折騰。所以,在法事未開始之前,暗地裏和請來的司官悄悄商量如何縮短時間。司官靈機一動,建議火龍沿紅菱灣走一圈之後登船沿運河往南行駛幾裏水路便將這場法事做完了。在船上做法事地方太窄,容不了更多人,也舞不起長火龍,而且沿紅菱灣走一圈之後火龍也已燒去一半,那樣隻需兩條船即可。一船載親屬尼姑和吹鼓手等,後麵一船是舞火龍人眾。為做好防範事宜,倪天路命王豆腐帶領十多名船工備足彈藥另駕一條船尾隨其後,守衛莊院的事則交待順子帶領家丁和其餘留守船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