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30 年,秦國和晉國聯合進攻鄭國。秦軍駐紮在鄭國都城的東邊,晉軍駐紮在鄭國都城的西邊。在團團包圍之中,鄭國君主文公連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對策。

有個大臣說:“兩大強國的從左右夾攻,我國危在旦夕啦!但是,隻要我們能夠說服秦國退兵,敵手隻剩下晉國,那麽我國才能脫險。”

鄭文公急切地問他:“您說派誰去勸退秦軍呢?”

那人推薦道:“大夫燭之武。”

半夜,天空漆黑一片。在城東,鄭文公親自把燭之武送到城樓上,他命令士兵拿來一隻大筐,叫燭之武坐進筐中,上麵用繩子吊著,把他徐徐下放到城外的牆根。

燭之武偷偷地進入了秦營中,一見到秦穆公就傷心地哭了起來。

秦穆公喝道:“你是什麽人?深更半夜哭什麽呀?”

燭之武說:“我是鄭國大夫燭之武,鄭國快要滅亡了,我怎能不哭呢?。”

秦穆公說:“這怎麽要到我們軍營裏來哭呢?”

燭之武說:“我也是來替你們秦國哭呀!”

“你這是什麽意思?”秦穆公好生奇怪,“我們秦國快要打敗你們鄭國了,怎麽輪到你來哭我們秦國呢?”

燭之武說:“我們鄭國的國土,和貴國並不相連。我們在東,你們在西,中間隔著晉國。所以,我國亡了之後,隻能被晉國占領。那時晉國就會比以前更強大,而貴國也就相對勢弱了。替別人打仗爭土地,最後又拱手送給人家,這合算嗎?再說,晉國狼子野心,哪裏有滿足的日子,它東邊滅了鄭國,難道就不想向西邊的秦國擴張了嗎?”

秦穆公沉思了一會,說:“你說得對。”

燭之武說:“您如果肯解除對鄭國的包圍,我們鄭國從此一定向著貴國,做個‘東道主’,貴國使者在東方道上往來經過的時候,鄭國一定盡主人的責任,好好招待貴賓,這對你們沒有什麽不利啊!”

秦穆公立即答應撤兵,並且和燭之武歃血為盟。不久,秦軍悄悄班師回國,還留下杞子等三位將軍,帶領兩千秦兵,替鄭國守城。

晉國文公見秦穆公不告而別,隻得也下令撤軍。

簡評

燭之武在說秦伯之前,隻是鄭國的一個圉政,小小的養馬官,有著懷才不遇的憤怨。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須發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但在鄭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隻身去說秦伯,足見其義。勇。說秦伯時,他隻字不提鄭國利益,而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分析亡鄭對晉有利,而存鄭對秦有利。曉之以理,動之以利,運用智慧最終化解了鄭國的危難。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一場流血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