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頓森林體係的形成,暫時結束了戰前貨幣金融領域裏的混亂局麵,維持了戰後世界貨幣體係的正常運轉。在戰後相當一段時間內,確實帶來了國際貿易空前發展和全球經濟越來越相互依存的時代。

    (一)布雷頓森林貨幣體係的建立

    布雷頓森林貨幣體係(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係。關稅總協定作為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的補充,連同布雷頓森林會議通過的各項協定,統稱為“布雷頓森林體係”,即以外匯自由化、資本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為主要內容的多邊經濟製度,構成資本主義集團的核心內容,是按照美國製定的原則,實現美國經濟霸權的體製。

    在布雷頓森林體係以前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20年中,國際貨幣體係分裂成幾個相互競爭的貨幣集團,各國貨幣競相貶值,動蕩不定,因為每一經濟集團都想以犧牲他人利益為代價,解決自身的國際收支和就業問題、呈現出—種無政府狀態。3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和二次大戰後,各國的經濟政治實力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國際地位因其國際黃金儲備的巨大實力而空前穩固。這就使建立一個以美元為支柱的有利於美國對外經濟擴張的國際貨幣體係成為可能。

    1944 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的華盛頓山大旅社舉行。從7月1日到19日,從會議室裏不時傳來各種語言的陳詞、質問和爭辯。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英國提出的凱恩斯計劃和美國提出的懷特計劃激烈交鋒。前者代表戰前傳統強國利益,後者代表美國規劃世界的意圖。

    懷特計劃是美國財政部長助理懷特提出的“聯合國平準基金計劃”,主要內容是:

    1.以基金製為基礎。基金至少為50億美元,由會員國按規定的份額繳納。份額的多少根據會員國的黃金外匯儲備、國際收支及國民收入等因素決定。

    2.基金貨幣與美元和黃金掛鉤。基金規定使用的貨幣單位為“尤尼它”(Unita),每一“尤尼它”等於10美元或含純金137格令(1格令=0.0648克純金)。

    3.表決權取決於會員國繳納的份額。各會員國在基金組織裏的發言權與投票權同其繳納的基金份額成正比例。

    4.穩定貨幣匯率。會員國貨幣都要與“尤尼它”保持固定比價,不經“基金”會員國四分之三的投票權通過,會員國貨幣不得貶值。

    5.取消外匯管製、雙邊結算和複匯率等歧視性措施。

    6.調節國際收支。對會員國提供短期信貸,以解決國際收支逆差。

    7.“基金”的辦事機構設在擁有最多份額的國家。

    懷特計劃企圖由美國控製“聯合國平準基金”,通過“基金”使會員國的貨幣“釘住”美元。這個計劃還立足於取消外匯管製和各國對國際資金轉移的限製。

    凱恩斯計劃是英國財政部顧問凱恩斯擬訂的“國際清算同盟計劃”,內容主要是: (l)建立“國際清算同盟”,相當於世界銀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