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是從貿易發展而來的一種市場經濟高級形式,其萌芽源於12世紀的歐洲,對有組織的期貨交易來說,第一次有記載的事例出現於17世紀初的日本,而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是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準合約的模式。現在芝加哥交易所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領導地位的期貨與期權交易所。通過交易所的公開喊價和電子交易係統,超過3600個CBOT會員交易50種不同的期貨與期權產品。在2003年,交易所成交量達到創紀錄的4.54億張合約。

    (一)芝加哥交易所的初建

    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國際貿易普遍開展,世界市場逐步形成,市場供求狀況變化更為複雜,僅有一次性地反映市場供求預期變化的遠期合約交易價格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而要求有能夠連續地反映潛在供求狀況變化全過程的價格,以便廣大生產經營者能夠及時調整商品生產,以及回避由於價格的不利變動而產生的價格風險,使整個社會生產過程順利地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期貨交易就產生了。

    19世紀30-40年代,芝加哥已成為美國國內外貿易的一個中心,南北戰爭之後,芝加哥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而發展成為一個交通樞紐。到了19世紀中葉,芝加哥發展成為重要的農產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農產品在芝加哥進行買賣,人們沿襲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麵對麵討價還價進行交易。中西部的穀物都匯集於此,然後再從這裏運往東部消費區。

    然而,由於糧食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加之當時倉庫不足,交通不便,糧食供求矛盾異常突出。每年穀物收獲季節,農場主們就用車船將穀物運到芝加哥。因穀物在短期內集中上市,供給量大大超過當地市場需求。惡劣的交通狀況使大量穀物不能及時疏散到東部地區,加之倉儲設施嚴重不足,糧食購銷商無法采取先大量購入再見機出售的作法,所以價格一跌再跌,甚至無人問津。可是,到了第二年春季,情況又來了個大反轉,由於糧食短缺,價格飛漲,消費者又深受其害,糧食商率先行動起來,他們在交通要道旁邊設立倉庫,收獲季節從農場主手中收購糧食,來年發往外地,緩解了糧食供求的季節性矛盾。不過,糧食商必須為此承擔很大的價格風險。一旦來年糧價下跌,利潤就會減少,甚至虧本。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穀物生產地的經銷商應運而生。當地經銷商設立了商行,修建起倉庫,收購農場主的穀物,等到穀物濕度達到規定標準後再出售運出。當地經銷商通過現貨遠期合約交易的方式收購農場主的穀物,先儲存起來,然後分批上市。但是,經銷商在貿易實踐中存在著兩個問題:他需要向銀行貸款以便從農場主手中購買穀物儲存,在儲存過程中要承擔著巨大的穀物過冬的價格風險。價格波動有可能使當地經銷商無利可圖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最好的辦法是"未買先賣",以遠期合約的方式與芝加哥的貿易商和加工商聯係,以轉移價格風險和獲得貸款,這樣,現貨遠期合約交易便成為一種普遍的交易方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