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點,盧君笙也希望能從本地人當中募兵,目前盧君笙手上大多是從各地征召上來的動員兵,其實就是徭役的一種形式,都抱著扛完這兩年槍就回去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心思,戰鬥力非常有限。

    但如果能夠從本地人當中募兵的話,情況就會大不一樣了,不單戰鬥力會變強,人員流動性也會降低。

    盧君笙剛剛跟李軍師講完自己的想法時,跟李先生長久以來的想法不謀而合,當然李先生這是經過長期觀察思考之後才得出的解決方案,而盧君笙純粹就是照搬後世的一些管理經驗,所以盧君笙也沒有得意忘形,反而非常敬佩李軍師的遠見卓識。

    盧君笙一個人站在石樓的頂層,這裏原本是驛站晾曬幹草的地方,也是整個驛站視野最好的地方。

    白天外出的軍隊到了晚上就會開拔回來,正陸陸續續地開始在周邊紮營,盧君笙雖然允許他們自由地出去作戰或劫掠,但是並不允許他們在外麵過夜,這樣一是可以限製他們的活動範圍,使他們不至於招惹到太過厲害的敵人,二來也可以應對隨時到來的敵軍突襲,不至於讓營地陷入太長時間的不設防狀態。

    “那些是什麽?”盧君笙指著不遠處的一片星星點點的火光,這片火光很是雜亂,與軍隊紮營的整齊火光是不一樣的。

    “那裏是聞風趕來投靠的百姓。”李軍師說道,“他們是來尋求大人您的庇護的。”

    “尋求我的庇護?”盧君笙有些疑惑,“俗話說兵匪一家,他們難道就不怕我殺了他們嗎?”

    “大人,您有所不知,在這漠北,雖說兵就是匪,但總比這嚴酷的沙漠要溫和得多,隻要有軍隊駐紮的地方,無論是蠻族的隊伍還是中原的隊伍,都會吸引大量的百姓前來投靠,趕都趕不走。”李先生說道。

    “哦,明白了,那捕魚城原本隻是個普通的營壘,但居然會有那麽多的百姓在其中居住,恐怕也是這個原因吧,老百姓總是想圖個安穩的,也不用管到底是誰給他們提供的安穩。”盧君笙說道。

    “大人明鑒。”李軍師說道。

    盧君笙歎了口氣,他本來有些擔心這些前來投靠的百姓當中有敵人的間諜,但聽李軍師這麽一說的話這些人趕都趕不走,那自然是沒有驅逐的必要了。

    “明天一早傳下話去,給那些百姓,無論他們是中原人,蠻族人,還是其他什麽人,隻要能遵守我們的規矩,我們自然可以允許他們在我們營地周邊居住或者做生意,但要是有不法的事情,我盧君笙自然不會法外容情,一律軍法從事。”盧君笙對剛剛趕過來的袁洪說道。

    袁洪本來過來也就是準備跟盧君笙說這個事情的,今天袁洪帶隊在周邊巡邏,剛剛收容了一批逃難過來的蠻族人,袁洪是讀書人出身,幹不出殺良冒功的殘忍事情,正不知怎麽跟盧君笙解釋,盧君笙這句話對於他來說正如一場及時雨一般。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