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困難症是一種心理學意義上的疾病,很多人都有,但輕重程度不同。這種病也並不是女性獨有的,但是據我觀察,會把這種問題帶到工作中的人當中,女性居多。

    “公司的LOGO是藍色的好還是黃色的好呢?”

    “藍色的有大公司氣派,還是藍色吧!”

    “嗯……黃色的感覺活潑有朝氣,還是黃色比較好 ……”

    “哎,黃色LOGO在淺色背景下不明顯,不然還是藍色吧!”

    “不對不對,黃色看上去更醒目一些,和公司的企業文化更搭 ……”

    這就是典型的選擇困難症症狀,這種病症的病源是不自信,不敢做選擇,怕自己的選擇不符合大眾的期待,怕被別人嘲笑。引申的病源是不敢承擔責任,擔心萬一選錯了怎麽辦,由於選錯而導致的後果還要自己去解決。潛藏的病源是對自己不滿意,不相信自己能夠選擇出一個最好的結果。總之,由選擇困難症投射出來的心理特質,全部都是負麵的,且都是創業中最致命的缺點。所以,預防並積極治療選擇困難症,會讓你成為一個更強大的創業者。

    針對選擇困難症的藥方有很多,不同的選擇內容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第一個藥方是 “交給別人”。此藥方適合無傷大雅的事情或你不能完全控製的事情。

    例如前麵提到的關於公司LOGO顏色的問題,交給公司的設計人員或者團隊中懂設計的合夥人去決定就好了,這樣還可以贏得他們的好感。再比如公司名稱,先別在一堆名字中猶豫不決,有可能核名下來,一個都通過不呢,所以隻需簡單排個優先級,報上去就好,讓工商局決定吧。

    適合這個藥方的事情一定要小,而且無論選擇哪個選項,都不會產生太大的負麵結果。這種選擇,你盡可以放心交給下屬去做,一方麵是一種放權,另一方麵自己又卸下了選擇困難的壓力,何樂而不為?

    第二個藥方是 “詢問別人”,適合於你對需要選擇的事情完全不懂但又必須親自決策的情況。

    藥方中的 “別人 ”一定要謹慎選擇,他必須對你感到困擾的問題十分了解,是這方麵的專家。選擇這個 “別人 ”的途徑也有很多,他可以是你公司中精通這方麵知識的人,也可以是你的親戚朋友,還可以是行業內的專家。根據你問題的大小,以及你和對方的關係,可以是隨便閑聊幾句,也可以是付費請對方幫你製定一個完整方案。目前類似在行、分答等付費的谘詢平台有很多,你可以很輕易地找到任何行業的專業人士幫你解決問題。

    要想讓問題得到快速解決,首先你必須要完整準確地向谘詢對象說明你麵臨的問題,以及困擾你的選項。不要默認對方已知某些信息,也不要刻意隱瞞一些信息,一定要事無巨細全盤托出。這樣才有可能得到更為準確的答案。

    你可以多詢問幾個人,但也不要太多,在將所有人的意見都融會貫通之前,不要輕易做決策。一定要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問了一個人,匆匆下了個決定,下麵剛要去執行,你又問了另外一個人,覺得這個人說得更有道理,於是馬上修改自己的決定,再傳達到下麵。作為下屬,沒有人會喜歡這種朝令夕改的老板。一定要先谘詢,再思考,最後決策,一旦決策,就不要輕易更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