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領域,一家公司從初創到壯大,從來都是用自己的錢向前滾,一次都沒拿過別人的錢,不管是借款、貸款還是融資,這樣的公司其實非常罕見。所以說,你隻要創業,就不可避免地去使用別人的錢。

    這個所謂 “別人的錢”,從來源劃分,可以分為熟人的錢和機構的錢兩類。尋找天使投資人,有 “3F ”一說,“3F ”指的是家人、朋友和 “傻瓜 ”(Family、Friend、Fool),所謂傻瓜,就是那些個人身份的天使投資人。

    拿家人或朋友的錢,一個很明顯的好處是你更容易說服他們。但一個明顯的難題則是,如果你賠了,你要怎麽去償還?你的家人或朋友之所以肯掏出錢來支持你,是信任你這個人,未必對你的創業夢想感興趣,他們通常不會去了解你的項目和所在產業的發展前景,也未必會去計算有多少回報以及什麽時候能夠獲得回報,他們隻是相信你不會讓他們吃虧。麵對這樣的信任,你抵押的是你的人格和未來的人生,這樣拿來的錢,其實一點也不輕鬆。女性相較於男性,更重視人際關係,更重視親情友情,因此女性創業者拿熟人的錢,可能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

    我曾經見過一家創業公司,隻有二三十個員工,卻有五六個在公司背著手晃來晃去、無所事事的人。後來我才知道,這些人都是老板的朋友,也是出錢的公司股東。這些股東大部分都是小業主和小老板,手頭有一些閑錢但又不知道怎麽投資,就都給了朋友。因為並不是特別有錢的人,所以把這點錢看得很重要,又因為自家的產業不需要牽涉太多精力,所以就隔三岔五來公司盯著。這些人的氣質和素質與這家互聯網公司是如此的格格不入,讓人有一種時空穿越的恍惚感。他們在公司吸煙,炒股,大聲打著電話,令很多員工不勝其擾。這還是日常小事,一旦到了融資、並購、分紅等重大節點,這些人可不會從公司發展和長遠利益著想去考慮問題,他們心中的小算盤劈裏啪啦打得飛快,想著的不過是自己能夠套現多少,賺頭比炒房高幾倍罷了。遊戲行業有好幾家公司就是這樣的股權結構,大多數公司被這種股東拖得半死不活,錯過了很多機會,最終也沒有發展起來,但是一時半會兒也死不了。拿親戚朋友的錢,很容易會遇到這種尷尬的局麵。

    拿天使投資人的錢,似乎情況好一點,至少他們對整個創投領域的遊戲規則比較熟悉,也懂得放長線釣大魚的道理。如果他們占股比例很小,倒是沒有什麽問題。但如果超過了一定比例,大多數天使投資人就會對公司的經營指手畫腳,原本隻是想找一筆投資,最終卻請了一位太上CEO,這樣的局麵令人尷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