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不做 ”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無論在創業領域還是投資領域,這都是一條鐵則。

    為什麽這一點如此重要?那是因為人們對於不熟悉的領域了解的層次太淺,看到的都是放在台前光鮮亮麗的東西。裝修華麗,氣氛優雅的餐館,燭光搖曳,餐具閃閃,菜肴精美,色香味俱全,拍個照,發個朋友圈,就會引來 “看起來不錯啊 ”“這是哪兒啊,求地址 ”的回複,一切都是那麽美好。但是,如果你在打烊前進入後廚,看到的則可能是汙水橫流,油煙繚繞,煮通心粉的鍋裏一片白濁,用過的抹布隨便亂丟,廚師們坐在後門檻上用帽子當扇子乘涼,旁邊是如山的廚餘垃圾,野貓和老鼠在上麵鑽來鑽去。是的,你看過之後,有可能再也不想來這家餐館用餐了。

    每個行業展現在用戶麵前的景象,都隻是冰山一角,而且是冰山最美麗的一角。而人們在心理上又會根據這能見到的一角,對其餘的部分進行腦補。由於腦補的參照物隻有這美麗的一角,所以我們會不知不覺地認為其餘的部分也像這一角那麽美麗,但事實上差著十萬八千裏。就好像我們在網絡上看到的每一張自拍,幾乎都經過了化妝,最好的角度,最好的光線,從十幾張裏麵挑出一張,美顏、修圖等幾個美化步驟才會放出來,和真人的真實情況肯定差得很遠。你對不熟悉行業的認知,就像一張網紅照片,而這個行業真實的樣子,則是這些網紅們卸了妝,剛睡醒,眼角還有眼屎的樣子。

    帶著這樣腦補出來的,對一個行業的印象去創業,一定會被現實撞得頭破血流。頭破血流了怎麽辦?擦幹血淚,迎難而上,交學費唄。不過這學費可不太低,用錢去交學費那是最便宜的,至少有個數。但是現實是各種上當受騙走彎路出昏著兒,最終才能摸索到正確的方法,所以這筆學費裏麵包括錢,也包括時間成本,更包括你在心理上受到的挫折和傷害,你的自信心受到打擊,情緒成本也是不容小覷的一塊。至於要交多少學費,要看你聰明不聰明,學習能力夠不夠強,甚至要看你是不是這塊料。最悲催的情況是你交了一大把學費,發現自己確實沒有這行業的天賦,準備轉行不做,那這學費可就打水漂兒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交了學費,也學會了,但是這個行業的窗口期已經關閉,後來者已經沒有位置,產業格局已定,進入到了平穩發展階段,你再想擠進去已經萬分困難,這種情況的悲催一點兒也不亞於上一種情況的悲催。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 “不做怎麽能熟呢”?這話千萬別信。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對於想要創業的你來說,什麽是 “巨人的肩膀”?就是你熟悉的那些東西!如果這些東西是你在之前的工作中積累的,那麽就是你的上一家公司為你交了學費;如果這些東西是你在家族那裏耳濡目染的,那麽就是你的父母為你交了學費;如果這些東西是你自己的興趣愛好或學習獲得的,那麽就是你提前為自己交了學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